**中国采取行动应对贝森特的包围计划:新经济策略**
面对美国白宫试图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孤立中国的策略,中国政府正展现出日益成熟的地缘经济战略。
早在特朗普首个任期结束时,中国就与欧盟达成了一项协议,此举意在鼓励欧盟保持中立,而非完全倒向美国。然而,在欧盟因中国人权问题对中国官员实施制裁后,北京随即对欧洲议员进行反制裁,导致中欧关系遇冷。
当时,中国似乎更注重战术上的冲突,而非战略上的合作。另一种选择本可以是忽略欧盟的制裁,继续致力于批准大型经济协议。如今,北京取消了对这些欧洲议员的制裁。尽管旧的投资协议可能已经失效,但这一举动展现了中国寻求抗衡美国的新姿态。
这种新策略,也体现在上个月中国与韩国的互动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试图通过与美国贸易伙伴达成协议来加大对中国的压力。现在,他和特朗普可能需要考虑到北京这个更加成熟的对手。
中国也在努力改善与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的关系。2016年,由于韩国部署了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中韩关系一度紧张。北京方面随后限制中国旅游团赴韩旅游,并迫使乐天玛特在中国87家门店暂停营业。此外,中国还实施了“韩流禁令”,限制韩国流行文化产品的进口。目前,这一禁令正在逐步解除,一个由韩国人组成的乐队即将于5月31日在中国大陆演出。
然而,中国与美国盟友和伙伴的互动并非一味友好。中国商务部上月警告称,将对那些不顾北京利益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采取行动。这似乎是对贝森特战略的直接回应,尤其是在亚洲经济体方面。
世界各国对此心知肚明。日本曾在2010年因稀土出口问题与中国发生摩擦。据彭博社上月报道,日本政府官员表示,日本不打算加入美国旨在对抗中国的经济集团。匈牙利经济部长纳吉·马顿在布达佩斯对记者表示,匈牙利与中国保持着“非常务实的”经济关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领导人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捍卫基于规则的经济秩序的一方,以对抗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然而,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其他国家仍有待观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表示,中国公开建议欧洲、日本和韩国联合起来对抗特朗普总统。但他认为,如果中国向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提供90%的微电子产品,欧洲不会改变立场。日本和韩国也不会加入中国的行列。
伯恩斯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表演讲后回答问题时强调,华盛顿与中国贸易战的根源在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的“破坏性角色”,这同样影响了美国的合作伙伴。
伯恩斯表示,他在担任大使期间学到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善待盟友”,这会成倍地增加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力。随着中国越来越倾向于寻找自己的队友,贝森特和特朗普需要克服与盟友之间的紧张关系,尽快达成协议。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0
原因:
文章在描述中国应对美国策略时,使用了“日益成熟”、“新姿态”等词语,表明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更加自信和积极。虽然文章也提到了中国面临的挑战,但整体来看,作者对中国采取的策略和行动持有一定的正面态度,认为中国正在积极寻求突破。
原文地址:China Moves to Counter Bessent’s Encirclement Plan: New Economy
新闻日期: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