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通缩加剧,关税影响显现**

《供应链》是一份追踪全球贸易的每日新闻简报。

由于美国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以及国内需求疲软对物价造成的拖累,中国消费领域的通货紧缩在4月份延续至第三个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表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与上月降幅相似,也与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值相符。工厂通缩持续了31个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录得2.7%的降幅,高于3月份的2.5%。

在四月初,特朗普总统对大多数中国出口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后,北京方面采取了对等报复措施,通缩压力可能会持续,甚至可能恶化。这场贸易战可能鼓励一些公司在国内倾销产品,加剧本已激烈的竞争,这可能会迫使企业进一步降价。彭博经济(Bloomberg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 在周六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提振消费的政策努力似乎仍未取得太大进展。关键在于政府迅速增加财政支持——尤其是在与美国的谈判未能带来实质性的关税减免的情况下。”

美国关税造成的就业和收入损失也可能削弱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这可能会促使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降价。今年前三个月,中国经济持续遭受通货紧缩的困扰,反映出供需失衡。GDP平减指数(一种衡量整个经济价格水平的广泛指标)连续第八个季度下降,为自1993年开始季度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长连降纪录。中国决策者本周早些时候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以提振步履蹒跚的经济,包括降低政策利率和降低银行必须持有的现金储备金。中美两国也将于今年在特朗普上任后首次举行贸易谈判,这可能为降低关税铺平道路。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以及美国关税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多次提及通货紧缩、关税、贸易战等负面词汇,表明作者对中国经济形势持担忧态度。

原文地址:China’s Consumer Deflation Extends as Tariffs Take Toll
新闻日期:2025-05-1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