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初创公司试图弥补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与中国的差距
**新闻稿:**
新墨西哥州明亮湛蓝的天空中,一枚银色火箭于周三上午发射升空,在蓝橙色的火焰中加速前进。这次由休斯顿的维纳斯航天公司进行的发射,标志着美国首次试飞一种强大的新型火箭发动机——旋转爆震发动机。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种设计可以显著提高火箭的燃料效率,但直到最近,随着材料、制造和设计软件的进步,它才成为现实。
工程师们押注于这种新型发动机,认为它有朝一日可以降低卫星发射成本,甚至让客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横跨大洋。但其最初的用途很可能是军事领域,用于五角大楼所称的超高速高超音速导弹和飞机,以保持美国军方在未来几十年内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优势。
维纳斯公司是越来越多突破航空航天工程极限的初创公司之一,它们正在测试发动机和机身,以满足国防部对更快飞机和导弹的需求。
维纳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萨西·杜格尔比表示:“这是一种如此理论化的发动机,以至于很多人都惊讶于它的出现和真实性。这不是一个科学实验。它就在这里,就在现在。” 此次测试似乎是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第二次依靠自身动力发射,第一次是2021年波兰卢卡西维茨航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的测试。
5月5日,航空航天测试初创公司Stratolaunch表示,最近完成了其新型高超音速飞机的两次成功试飞,该飞机由另一家初创公司Ursa Major制造的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Talon-A2自主飞机以超过5马赫(五倍音速)的速度飞行,然后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降落。这是自1968年NASA停止X-15计划以来,美国首次飞行高超音速试验飞机。
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的Castelion和佐治亚州的Hermeus在内的其他公司也在研发高超音速发动机和机身。
高超音速飞机通常被定义为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约3800英里/小时)的飞机。一架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速度约为550英里/小时,而一架F-35战斗机可以达到1200英里/小时。
这种极高的速度可以帮助高超音速武器躲避拦截导弹和战斗机,使其能够突破现有的防空系统。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高超音速武器,但近年来,美国政客和军事规划人员警告说,美国军方已经落后。
五角大楼去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高超音速导弹武库”。俄罗斯声称已在其与乌克兰的战争中使用了这种高速武器。《华盛顿邮报》2022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从事高超音速武器研究的军事研究实验室正在使用美国制造的设计和测试软件。
这项技术的研究曾经只是由大型国防承包商运营的预算庞大的五角大楼项目。但最近,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在颠覆太空发射市场方面取得了成功,表明私营公司可以在火箭技术领域取得成功,硅谷对军事领域的日益增长的兴趣使得规模较小、更具竞争力的参与者能够加入该市场。
空军军官尼克·埃斯泰普表示:“高超音速领域已经成熟,可以注入非传统的初创公司。”他目前在国防创新部门担任新兴技术组合的主管,该部门是五角大楼的一个办公室,负责与初创公司合作,将其技术整合到军方。
增材制造(或使用高性能金属进行3D打印)的突破使得生产复杂的火箭发动机、对其进行测试以及快速构建改进版本变得更加便宜和容易。
降低高性能武器的成本是五角大楼的首要任务。如今,一枚巡航导弹可能耗资数百万美元,而伊朗和俄罗斯使用的致命的一次性无人机只需花费数万美元即可制造。
埃斯泰普在谈到高超音速武器时说:“如果我们想让它不仅仅是一种精致的奢侈品,我们就必须实现负担得起的任务。”
Ursa Major的首席执行官丹·贾布隆斯基表示,他的公司旨在简化其火箭发动机,并使用现成的零件和材料,以降低成本并加快制造速度。
贾布隆斯基说:“更少的零件数量意味着更低的复杂性,意味着更快、更可预测的制造。” 目前,Ursa Major每周可以制造大约一台Hadley火箭发动机。该公司的目标是将这一速度降至每天一台。
初创公司还在尝试寻找低成本的方法来测试火箭发动机、机身和内部组件如何处理极端高温和加速度,这些高温和加速度会摧毁用于普通飞机的零件。
除了发动机外,维纳斯公司还提供一个高超音速测试平台,其他公司和政府可以使用该平台以超高速测试自己的设备。该公司的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可以使高超音速飞机能够从跑道上自主起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从更大的、速度较慢的飞机上空中发射。
最终,该公司的使命是使用这些发动机为以高超音速飞行的商用飞机提供动力,将各大洲之间的飞行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
这个愿景还很遥远,一些航空航天专家对此表示怀疑。与此同时,向美国军方出售火箭的业务还有很多可做的。杜格尔比说,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效率意味着火箭可以比既定设计飞得更远,同时携带武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虽然主要讲述美国初创公司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发展,但多次提及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对美国构成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中国军事实力增强的担忧。
原文地址:Start-ups are trying to close the U.S. hypersonic missile gap with China
新闻日期: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