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产值增长超预期,消费疲软**
尽管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但中国4月份的工业产值增速仍超出预期,而消费表现则令人失望,凸显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面临的挑战。具体数据显示,4月份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1%,较前一个月有所放缓,但远高于彭博社分析师调查的预期中值。
与此同时,衡量消费的关键指标——零售额增速也从3月份的5.1%放缓,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了上述数据。
尽管工厂表现出了韧性,但4月份消费的疲软表明,在中国暂停加征关税90天后,经济学家警告不要自满,并认为有必要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中国长期存在的房地产危机、通缩压力以及对失业的担忧正在削弱家庭的信心。中国政府为2025年设定了约5%的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并已将今年提振国内消费作为优先事项。
澳大利亚&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亮丽的工业生产数据只反映了经济的一部分。但4月份的零售销售数据显示,人们不愿意花钱。要实现5%的增长,我们仍然需要消费。”
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小幅下降至5.1%,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今年前四个月放缓至4%。4月份,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数据发布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变化。中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小幅下跌至1.67%。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指数收复了早盘的部分失地。
这份经济快照全面展示了中国如何应对与美国贸易紧张局势的急剧升级。虽然双方在5月份的关税战中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围绕最终协议进一步谈判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企业在扩大生产或投资新项目时保持谨慎。
尽管如此,工业生产的意外表现进一步证明,中国有能力在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之际,避免经济大幅放缓。4月份出口也出现增长,原因是企业将商品转移到东南亚和欧洲,以弥补对美国出货量的下降。
包括高盛集团在内的几家大型国际银行上周上调了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尽管他们的观点仍低于中国政府的目标。许多经济学家还预计,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将为政府赢得更多时间,以便在需要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来支撑经济之前采取行动。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上周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协议“可能降低了关税的不确定性,而国内政策制定者可能会进一步转为观望模式”。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邢自强等已将他们对补充财政方案的预期从此前预测的7-9月高达1.5万亿元人民币下调至第四季度高达1万亿元人民币(1390亿美元)。
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对贸易战可能导致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和出口行业裁员的担忧下,消费者信心依然脆弱。今年4月,中国补贴购买新消费品的计划可能促成了家用电器、电信设备和家具销售的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汽车购买量(占零售总额的近十分之一)在3月份增长5.5%后,增速不到1%。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这表明,虽然贸易政策等措施确实有助于稳定短期消费,但消费的可持续复苏可能需要消费者信心的改善。这需要更广泛的资产价格稳定和工资增长的恢复。”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虽然提到了中国工业产值增长超预期,但也强调了消费疲软,房地产危机,通缩压力以及对失业的担忧等负面因素,这些都对中国经济构成挑战,作者着重笔墨于负面信息,因此负面情绪较高。
原文地址:China’s Factory Output Grows More Than Forecast Despite Trump's Tariffs
新闻日期: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