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仿佛让时光倒流22年,经济增长停滞。

回想2003年的中国,感觉就像在读历史小说。当时的中国经济规模仅略大于意大利,仍处于欠发达和相对封闭的状态。电力短缺、银行系统不良以及非典疫情(类似于新冠疫情的一次预演)等问题层出不穷,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即将迎来经济腾飞。

然而,2025年的中国却出人意料地让人联想到20多年前。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四年的崩溃,且没有缓和的迹象,新建住房的建设水平已回落至21世纪初的水平。政府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的新房开工面积仅为1.32亿平方米,不到2021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前水平的三分之一,也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金融影响的文章已经很多,但这种程度的放缓表明,我们可能仍然低估了这种逆转的规模,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碳排放方面。

因为第一个感受到新建住宅建设放缓影响的商品市场是水泥,水泥是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物质之一。它作为混凝土的粘合剂至关重要,因此是开发商在新地块上破土动工时首先使用的材料之一。但水泥约占世界排放量的8%,仅中国的消费量就占所有碳污染的近4%。新房开工量下降,水泥需求也随之迅速下降,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今年1月至4月,水泥产量仅为4.95亿吨,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中国仍在敲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刺激计划的细节。这些措施帮助中国从外国制造商的血汗工厂转变为一个拥有全新混凝土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经济体。而现在,我们又回到了遥远的刺激计划之前的时代。

这对全球气候意味着什么?每吨水泥约产生0.6吨的碳排放,因此2021年至2024年间水泥年产量下降约5.5亿吨,相当于英国或波兰的零排放量。

如果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那将是不明智的。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大规模下滑会固化人口结构和金融结构的巨大变化,因此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可能是持久的。美国的房屋开工量从未恢复到超过2005年峰值的80%,而英国的房屋开工量仅为1988年的一半。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同样的动态可能正在中国上演。房地产繁荣的最大驱动力是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亿人从农村涌向城市寻找工作,中国城市人口增加了超过5亿。还有数亿人出生在城市医院。

近年来,这种情况已大大减弱。上一次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如此缓慢还要追溯到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去年,城市人口仅增加了1100万,约为2000年代和2010年代普遍增速的一半,仅为2011年峰值的三分之一。面对如此小的需求增长,中国仍在建造过多的房屋。按人均40平方米计算,去年仅需约4.33亿平方米即可舒适地容纳所有城市人口的增长(考虑到有多少新城市居民是新生婴儿,这一数字要少得多)。这远低于已竣工的5.37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积。

70个最大城市中,除两个城市外,所有城市的新房价格都在下降,而现有住宅的价格在所有城市都在下降,这表明存在明显的供应过剩。

这个转折点来得越快越好。从历史上看,城市化进程是人类最肮脏的进程之一,水泥和钢铁被改造成建筑物,并通过耗油的汽车、铁路和数百万英里的沥青连接在一起。印度、东南亚、非洲和其他地方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城市繁荣。但中国改变世界的史诗般增长时期的结束至少将为这个几乎被其影响所窒息的地球提供一个喘息的机会。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和经济放缓,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整体基调偏负面。虽然也提到了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更多的是强调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对未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原文地址:China’s Building Crash Is Rewinding 22 Years of Growth
新闻日期:2025-05-2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