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商押注中国需求下滑只是短暂现象**

全球天然气巨头押注,中国目前的需求低迷只是暂时的,该国将在未来多年支撑他们的数十亿美元投资。数据显示,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在2024年有所下降,截至4月份,海运液化天然气出货量同比下降22%。

随着包括美国页岩气田在内的新出口项目即将上线,LNG(一种在超低温油轮中运输的燃料)的需求正面临自疫情高峰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

问题在于,液化天然气正受到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等更便宜的替代品以及国内生产或从俄罗斯和中亚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的挤压。经济增长放缓和降低能源成本的压力也削弱了中国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由于加工和运输成本,液化天然气通常是价格较高的选择,其产地远至北美和中东。

但中国多元化天然气供应的意愿也可能加强海运市场的前景,因为它提供了多种来源。澳大利亚天然气生产商伍德赛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方针非常具有战略性。他们使能源类型多样化,对可再生能源、煤炭、核能和天然气进行了大量投资。在每种商品中,他们都从多个不同的地点采购。”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一直是全球天然气市场的驱动力,占消费总量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使得中国从液化天然气的小角色跃升为2021年世界最大的进口国。此后,中国的增长有所动摇。疫情和经济复苏乏力;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的能源危机;中国快速采用清洁能源和创纪录的煤炭产量;以及中国国有企业在提高国内产量方面的成功,都抑制了海外需求。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预计,中国2025年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6800万吨,低于去年。但高盛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联席主管表示,预计供应扩大和价格下跌将重燃需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一家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即使天然气总供应量增长速度快于消费量,到2035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仍将翻一番。国际天然气联盟秘书长在会议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正试图增加天然气供应。无论是国内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还是俄罗斯天然气,需求都存在。”

尽管如此,液化天然气的增长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在地缘政治层面,与美国的贸易战可能会损害中国经济及其电力需求。与此同时,莫斯科非常希望扩大其对东方邻国的管道天然气销售。在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正在超过原油,成为能源巨头的主要上游业务,这与中国政府确保更高水平的自给自足和削减进口开支的愿望不谋而合。这些障碍表明,并非所有潜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都能在争取中国客户方面取得成功。鉴于北京方面征收的关税,美国生产商尤其处于不利地位。彭博新能源财经在其需要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中列出了十几个美国项目。

道达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在会议的一个小组讨论中表示,拟议的美国开发项目“可能太多了”。他还表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都能找到买家。” 在交易安排方行使所谓的绿鞋期权以增加发行后,有限公司已为其香港股票发售筹集了410亿港元(52亿美元),使今年全球最大的上市规模更大。 在得出结论认为关键材料受到了不公平的补贴后,为对从中国进口的关键电池组件征收反补贴关税奠定了基础。 香港仓库将帮助中国大陆的市场参与者更有效地应对波动,证明了他们相对较高的存储费用是合理的,首席执行官Matthew Chamberlain表示。 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 已经在中国的港口和工厂引发了本能的反弹。 在德国中世纪小镇郊外,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公司押下了18亿欧元(20亿美元)的赌注,赌在了全球贸易的未来。 全球最大的钴矿业公司上周呼吁刚果民主共和国取消钴出口禁令。 新的住房建设已经回到了2003年的水平,水泥产量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能源政策的战略性和多元化。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有望在未来几年翻一番,表明中国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

原文地址:Global LNG Suppliers Wager That China’s Demand Slump Is Fleeting
新闻日期:2025-05-2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