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强对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税务审查**

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正面临着弥补财政赤字的压力,因此税务部门正在加强对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税务审查。

过去12到24个月,香港税务局加大了对管理费和基金经理“附带权益”的审查力度。一些税务顾问表示,在此期间,寻求如何回应税务局问询的基金数量激增了高达50%。

的副主席兼国际税务合伙人Patrick Yip表示,当局正在“加大”征税力度。“在过去两年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基金客户寻求关于如何处理香港税务局问询的建议。”

香港一直以低税率为荣,但在经历了多年的政治动荡、严格的新冠限制措施以及房地产市场下滑后,正面临经济低迷和巨额赤字的困境。政府正在考虑采取严厉措施,包括削减10,000个公务员职位,以及增加收入的方式,例如规范篮球博彩。2024年,香港提高了高收入者的税收——这是二十年来的首次上调。香港的最高所得税率为17%,且不征收资本利得税。

税务局一位发言人表示,税务局一贯的做法是“选择高风险案件进行评估后审查,包括审计和调查”,这适用于所有纳税人和行业,并补充说,没有对投资经理采取“加强措施”。

该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只要“在商业上是合理的”且不具有“避税特征”,税务局就不会干预基金与投资经理之间关于附带权益和费用分配的商业安排。

香港税务局将附带权益视为业绩费,按约15%至16.5%的税率征税,而管理费则按16.5%的企业税率征税。虽然没有关于基金审查的具体数据,但税务局的审计和调查团队在2023/2024年度评估了企业和个人的补缴税款和罚款,总额为33亿港元(4.22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7%。不过,案件数量大致保持不变,为1,802起,这表明税务局的目标是更大的资金。

KYT创始人兼税务合伙人Kenneth Yim表示,在过去几年中,税务局审查的大多数案件中,都要求将附带权益、管理费和咨询费归属于应纳税的本地实体,而不是开曼群岛等地的离岸实体。

Yim表示:“鉴于政府的预算赤字,税务局近年来加大了执法力度。这广泛适用于所有纳税人,包括基金行业的纳税人。预计税务局将继续采取越来越严格的方法来审查这方面的案件。”

截至2023年,约有650家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在该市设有分支机构,资产达2150亿美元,其中近60%为区域总部。

与此同时,香港一直在寻求通过税收优惠来吸引基金、家族办公室和富裕人士,以巩固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位。早在2021年,香港就通过了一项法律,免除了一些附带权益的税收,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正在进行修改。

香港对附带权益的豁免旨在促使更多基金迁回香港,这将使其能够从费用中收取更多税款。但基金经理在满足要求方面遇到了困难——例如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事实上的中央银行)的认证。

另类投资管理协会(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在2023年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因此,这项优惠“尚未被广泛采用”。

为了加强税收制度,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于2024年11月发布了一份文件,其中提出的建议包括使更多交易符合附带权益优惠条件,并取消香港金管局的认证要求。发言人表示,政府将制定提案,以完善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各项优惠税收制度,包括附带权益的税收制度,并计划明年将这些提案提交立法会,以期从2025/2026年度起实施这些措施。

对于近年来一直在努力筹集资金的投资公司来说,香港最新的举措正值艰难时期,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美国投资者的资金正在枯竭。的Yip表示,该公司已看到税务机关对新冠疫情前基金业绩较好年份的次级管理人的审计增加,因为六年诉讼时效即将到期。

税务机关的发言人表示,审查可以涵盖多个年份,无论是在新冠疫情之前还是之后。

另类投资管理协会亚太区联席主管Kher Sheng Lee表示,凭借正确的政策,香港可以吸引更多留在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收入。“与香港另类资产管理行业相关的管理费和附带权益涉及数十亿美元,”AIMA的Lee说。“其中大部分仍留在离岸。”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中提到香港经济面临挑战,政府采取严厉措施应对财政赤字,高收入者税收增加,这些都可能被解读为对香港经济发展或投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原文地址:Hong Kong Ramps Up Tax Checks on Private Equity, Venture Funds
新闻日期:2025-05-2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