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会谈:中美贸易裂痕弥合之路的开端
伦敦——本周一在伦敦拉开帷幕的美中贸易谈判,即便有所进展,也可能仅仅达成一项有限的协议。这项协议或许能减缓两国商业联系的进一步瓦解,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宣布,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商务部长霍华德·鲁特尼克以及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将代表美国出席此次旨在弥合贸易和技术领域深刻分歧的会议。预计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率领中方代表团。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降低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依赖的决心,以及特朗普政府在贸易外交上反复无常的做法,使得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难以达成一项全面的协议,尤其是在关于中国经济性质的根本性问题上。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表示:“我们看到,当美中贸易竞争脱离任何原则时,会呈现出何种面貌。美国并非试图捍卫基于规则的秩序,也并非试图保护市场经济免受中国不当行为的侵害,而仅仅是试图达成一项符合美国领导人短期自身利益的协议。”
白宫和财政部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但即将率领美国谈判代表团的贝森特上周表示,中国政府必须反思那些损害其贸易伙伴的经济政策。
贝森特在苏黎世举行的美瑞基金会领导力峰会上通过视频表示:“他们要么想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可靠的伙伴,要么就不是。”
此前,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通话中同意重启谈判。在此之前,两国之间持续数周的贸易战休战局面,由于双方在技术、出口和签证问题上相互实施新的限制措施而显得岌岌可危。
此次重启外交接触,为特朗普总统动荡的两个月画上句号。在4月2日宣布实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的进口关税后,特朗普在一周后暂停了这些关税,以便进行谈判。但当中国采取报复性贸易措施时,特朗普将关税提高到惊人的145%,实际上关闭了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大门。
特朗普团队坚信,在与北京的对抗中,他们拥有根本性的优势:中国制造商向美国市场销售的商品量是美国公司向中国销售商品量的三倍多。贝森特宣称,对于中国而言,高得离谱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导致1000万中国工厂工人失业。
特朗普的助手们认为,在一场由债务驱动的房地产泡沫之后,中国根本无法承受失去这些工作岗位的代价。甚至在特朗普实施最严厉的关税之前,中国国内的社会不满情绪就已经开始上升。
自由之家“中国异议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发生了645起与经济相关的抗议活动,例如拖欠工资等,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6%。一位熟悉特朗普顾问想法的人士匿名透露,有效关闭中国对美贸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
这位人士说:“他们认为中国会先眨眼(让步)。”
然而,这些抗议活动并未对中国政府构成致命威胁,而且类似的压力也开始出现在美国。
4月下旬,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的首席执行官们前往白宫,与特朗普讨论关税问题。生产玩具、音响设备和家具的小企业警告说,进口关税可能会使他们破产。洛杉矶的码头工人(亚洲贸易的主要门户)的集装箱船工作量减少了一半。
到5月初,特朗普开始动摇其强硬立场。在贝森特和格里尔在日内瓦会见中国代表的前几个小时,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愿意降低一个月前提高的关税。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写道:“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是正确的!由斯科特·B.决定。”
即使是总统贸易政策的一些支持者也对特朗普对中国的不稳定处理方式感到沮丧。5月13日,即关税休战协议达成后的第二天,美国禁止从中国华为进口最新的电脑芯片。随后,国务卿马可·卢比奥承诺“积极撤销”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中国学生的签证。
5月30日,由于一再在贸易威胁上退缩而受到批评的特朗普声称,他同意与北京达成休战协议是出于对中国“内乱”报道的担忧。他还指责中国政府违反了5月12日的协议,助手们后来解释说,这是指中国继续限制美国汽车制造商所需的稀土材料的出口。
美国在这些军民生产所需关键材料上对中国的依赖,暴露了本届政府认为双边贸易关系失衡使华盛顿拥有不可逾越优势的看法中的缺陷。中国可能从美国购买的远多于美国从中国购买的,但中国凭借其对先进经济体所需投入品的近乎垄断地位而拥有影响力。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国际安全与外交事务副所长丹尼尔·拉塞尔表示,中国政府将在此次新的谈判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包括放宽美国对中国C919商用飞机项目所需先进半导体出口和航空航天技术的管制。
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建立新规则的迟缓努力,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与中国进行的谈判遥相呼应。
当时,特朗普最初试图赢得中国工业补贴体系、强制技术转让政策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等方面的深远改革,之后才接受了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商品的承诺。
美国要求改变中国经济结构是当时的重中之重。总统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在2018年表示,如果没有这些改变,“我们就不会”达成协议。
新的谈判是在美中经济关系持续恶化之际进行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两国之间的直接贸易额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近四分之一。美国驻北京大使馆4月份签发的19109份临时商务或旅游签证,与2017年同月相比下降了近45%。
不过,这些贸易数据可能夸大了降幅,因为中国制造商现在通过其他国家(包括越南和墨西哥)向美国客户运送一些商品。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意味着许多美国公司别无选择,只能从中国工厂购买。
贝森特上个月表示,本届政府并非寻求与中国“全面脱钩”,但确实打算提高钢铁、半导体和关键药物等“战略必需品”的国内产量。
美国官员一直抱怨中国生产过剩的制成品,这些商品涌入全球市场并损害了作为世界最终消费者的美国。美国财政部周四批评北京的货币政策“缺乏透明度”,并表示中国经济“建立在不可持续的模式之上,不仅损害了中国,也损害了整个世界。”
美国政府在一份4月份的报告中表示,中国压低工资的政策有利于工厂并抑制国内消费,充当了进口更多美国商品的“非关税壁垒”。白宫的数据显示,消费支出仅占中国经济的38%,而美国为68%。
但中国政府没有公开表示准备就其国内政策进行谈判。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政府推行“双循环”经济战略,旨在减少中国对外部世界关键产品的依赖,同时使其他国家更加依赖中国供应商。
曾在2017年离开政府的资深外交官拉塞尔表示:“中方任何形式的系统性或结构性改革都不可能发生。”
肯尼迪表示,他预计此次会谈将再次促成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加大力度减少芬太尼(一种导致美国数万人死亡的高度成瘾性阿片类药物)化学成分的生产,并可能允许中国投资一些新的美国工厂。
肯尼迪说:“据我所知,本届政府实际上并没有寻求达成一项要求中国实现经济市场化并减少政府干预的协议。双方都可以声称胜利的表面协议[和]导致暂时解冻是上限。”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虽然总体上是中立的报道,但其中一些内容带有负面情绪,例如批评中国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缺乏透明度,以及中国政府不愿进行结构性改革等。此外,文章也提到了美国对中国的一些负面看法,例如中国生产过剩的制成品损害了美国利益等。
原文地址:London talks are just the start of efforts to close U.S.-China trade divide
新闻日期: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