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贸易缓和提振信心**
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活动出现反弹,表明中美贸易休战后,中国经济有所回暖。根据财新和标普全球周二发布的报告,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从5月的48.3升至50.4,高于经济学家预测中值的49.3。PMI高于50表明经济状况较上月有所改善。
该调查反映了北京和华盛顿在5月中旬同意降低关税后,中国经济的第一个完整月份的表现。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供需均有所恢复,但外部需求依然疲软。澳新银行集团高级策略师表示:“随着紧张局势的缓和,我们预计复苏将持续。数据表明,未来增长压力将受到限制,政策重点将从短期刺激转向下半年的长期结构性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的结果比周一公布的官方数据更为乐观。官方数据显示,在关税战得到缓解后,制造商的悲观情绪略有缓解,但该指数仍低于50荣枯线。目前来看,制造业活动的改善可能会降低立即出台新的政策刺激措施的必要性。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将增长5%左右,与中国政府的官方增长目标保持一致。但随着消费者补贴的提振作用消退以及出口订单提前完成的影响减弱,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出现增长挑战。
包括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在内的全球银行已经下调了2025年的预测,但总体情绪仍然谨慎。Pantheon Macroeconomics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国内增长势头可能会减弱,而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再次爆发。”他们预测,第四季度将下调10个基点的政策利率,并下调50个基点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政府将在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公布一项“适度”的补充财政计划,规模高达1万亿元人民币(1400亿美元),这可能是在看到两到三个月经济数据走软之后。
财新调查与官方数据一致,均显示出持续的通缩压力。制造商继续降价以保持竞争力,平均售价的下降速度为1月份以来最快。由于企业优先考虑削减成本,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疲软。就业分项指数连续第9个月出现萎缩,消费品生产商的失业人数增幅最大。过去一年,由于出口保持强劲,财新调查的结果往往强于官方调查。这两项调查的样本规模、地点和业务类型各不相同,其中私人调查侧重于小型和出口型企业。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制造业PMI的回升,表明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作者引用了分析师的观点,认为经济复苏有望持续,政策重点将转向长期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积极态度。
原文地址:China’s Private Factory Reading Improves After Trump Trade Truce
新闻日期: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