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崛起之路:一段历史的回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稀土金属并未引起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重视。然而,前不久中国暂时限制了稀土出口,才使得这一战略资源的重要性凸显。
事实上,早在近半个世纪前,中国政府高层就已经开始关注稀土产业的发展。
毛泽东时代,中国将重心放在钢铁产量上,却忽视了质量。这导致钢铁产量虽高,质量却难以满足工业需求。
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和美国的冶金学家开发出一种相对简单的技术,用以提升球墨铸铁的质量。这种铸铁广泛应用于管道、汽车零件等领域。秘诀在于:在铁水冶炼过程中加入少量稀土金属铈。这是稀土在工业领域的早期应用之一。而且,与大多数稀土不同,铈相对容易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1978年,邓小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后,迅速着手改善钢铁工业。邓小平任命一位技术官僚方毅担任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方毅立即带领顶尖地质学家和科学家前往包头。包头位于内蒙古,拥有大型钢铁厂和中国最大的铁矿。在毛泽东时代,包头已为中国的坦克和大炮生产了大量钢铁。但方毅的团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从矿山中提取更多除铁以外的资源。
包头的铁矿蕴藏着大量的轻稀土,不仅有用于球墨铸铁和玻璃制造的铈,还有用于炼油的镧。
该铁矿还蕴藏着中等稀土,如钐。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使用钐来制造超音速战斗机和导弹的电机所需的耐热磁铁。
根据包头博物馆的展览,方毅在1978年视察包头时表示:“稀土在钢铁、球墨铸铁、玻璃和陶瓷、军事工业、电子和新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时,中美关系正在改善。访问包头后不久,方毅带领中国顶尖工程师参观了美国最先进的工厂,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位于洛杉矶附近的组装厂。
稀土金属在自然界中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分离,特别是较重的稀土,需要多轮化学处理和大量的酸。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和苏联各自开发出类似的分离稀土的方法。但这些技术成本高昂,需要不锈钢容器和管道以及昂贵的硝酸。
康斯坦丁·卡拉扬诺普洛斯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曾担任北美几家最大的稀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表示,中国命令政府研究机构设计一种更便宜的方法。中国工程师研究出利用廉价塑料和盐酸分离稀土的方法。
这种成本优势,加上对环境标准的薄弱执行,使得中国稀土炼油厂得以低于西方竞争对手的价格销售产品。由于面临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西方几乎所有的炼油厂都关闭了。
此外,中国地质学家发现,中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稀土矿藏,包括华中和华南地区丰富的重稀土矿藏,这些矿藏对于汽车磁铁、医疗成像和其他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炼油工程师掌握了分离重稀土的技术。这使得中国几乎完全垄断了重稀土的生产。
“中东有石油,”邓小平在1992年说,“中国有稀土。”
那时,他和方毅已经培养了下一位领导中国稀土产业的领导人:一位名叫温家宝的地质学家。20世纪60年代末,当中国大部分地区因文化大革命而陷入瘫痪时,他在北京地质学院获得了稀土科学硕士学位。
温家宝于1998年成为副总理,并于2003年至2013年担任中国总理。在2010年访问欧洲期间,他宣称,在中国,如果没有他的亲自参与,稀土政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5
原因:
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稀土产业从起步到垄断的历程,强调了中国政府高层对稀土产业的重视和战略眼光,以及中国工程师在稀土分离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整体上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持肯定态度,并展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实力和地位。
原文地址:China’s Rare Earth Origin Story, Explained
新闻日期: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