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缺席金砖峰会引关注,中国全球地位受质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缺席本周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缺席这一主要新兴经济体间的聚会。这一突然决定引发了对中国内部政治动态以及金砖国家集团本身凝聚力是否正在瓦解的广泛猜测。
中国官方的解释是“日程冲突”,以及习近平今年早些时候已经会见了巴西总统卢拉。但这一说法受到了普遍怀疑。《南华早报》的报道也提到了这一官方解释。美国与中国关系专家章家敦认为:“这根本说不通,金砖峰会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不仅仅是巴西。在我看来,习近平不出席峰会意义重大,这表明中国国内局势动荡,有迹象表明他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文职竞争对手正在重新掌握权力,这是一个征兆。”
传统基金会的布莱恩·布拉克也认为,习近平的缺席突显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这进一步表明,金砖国家不会成为中国控制全球南方国家的工具。”他指出,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最近对中国实施了关税,原因是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和倾销,这些举动表明该集团内部的分歧正在扩大。“中国实际上正在通过其恶意的贸易政策、倾销和产能过剩损害所有这些国家,可能只是一些例外。”
与印度的紧张关系和全球贸易压力也可能是导致习近平缺席峰会的因素。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中印摩擦加剧是导致习近平做出这一决定的一个因素。布拉克说:“中国实际上已经与印度交战了几十年。这些是根本对立的利益,很难看到中国在短期内改变其行为,这将使紧张局势持续高涨。”预计印度总理莫迪将在峰会上发挥主导作用,这可能是习近平不愿出席的另一个原因。另一位重要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预计只会通过视频向与会者发表讲话。
**金砖国家:名义上的团结,几十年来的紧张关系**
金砖国家最初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后来南非加入。金砖国家被设想为对G7主导地位的非西方抗衡力量。目前已经扩大到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以及最近的印度尼西亚,加强了其经济足迹。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安·布里格斯强调了金砖国家的巨大规模:“金砖国家现在包括12个正式成员,如果算上合作伙伴,则多达23个。它们合计占世界GDP的60%以上,占全球人口的75%左右。它们控制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全球贸易流。”
然而,尽管规模庞大,但该集团在意识形态和战略上仍然存在分歧。布拉克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一个彼此憎恨的国家集团。中国通过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损害了其中许多国家,没有真正的团结的动力。”
**货币野心和战略分歧**
该联盟渴望通过替代支付系统和潜在的金砖国家货币挑战美元,这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但专家警告不要高估这种威胁。布拉克说:“一直以来,人们对金砖国家货币存在很多恐惧,但这些国家的利益完全不同,在挑战美元的问题上,炒作的成分居多。”章家敦也对此表示怀疑:“唯一可以挑战美元的国家是美国。美元的疲软是由于我们国内的行为,而不是金砖国家正在做的事情。”
不过,布里格斯提出了一个反驳观点,认为金砖国家成员已经在重塑全球货币流动。“他们正在摆脱美元,转向数字人民币、卢比、卢布。中国已经推出了一种SWIFT替代方案,已被加勒比银行业采用,数万亿美元正在转移。”
**金砖国家仍然对美国的影响力构成威胁吗?**
虽然其凝聚力仍然值得怀疑,但金砖国家对美国的影响力构成了长期挑战,特别是在华盛顿在外交和经济上退出的地区。布里格斯说:“中国填补了美国在非洲等地留下的空白,现在控制着世界上约38%的矿产。与此同时,尽管受到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却翻了一番,因为他们先发制人地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
然而,章家敦认为印度可以阻止任何激进的反西方倾向。“金砖国家中有一个‘I’——那就是印度。莫迪不想成为反西方集团的一部分。只要印度在金砖国家中,世界其他地方就是安全的。”
**错失的机会——还是精打细算的权力举动?**
在一些人看来,习近平的缺席预示着北京的不稳定。在另一些人看来,情况恰恰相反:这表明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成员的统治地位充满信心。布里格斯认为:“他不必在那里,习近平的权力允许他授权。中国现在与世界上近80%的国家进行贸易,即使他不在场,他也在推动议程向前发展。”
显而易见的是,金砖国家在不断发展,其内部矛盾与其地缘政治野心一样明显。习近平的缺席是标志着一种退缩还是重新调整,仍然是笼罩在巴西峰会上的关键问题之一。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虽然陈述了一些事实,但也引用了一些专家对中国不友好的评论,例如对中国政治稳定性和贸易行为的质疑,整体基调偏负面。
原文地址:Xi Jinping’s surprise no-show at BRICS Summit fuels speculation about China’s global standing
新闻日期: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