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厂面临航煤过剩困境**

在汽油和柴油需求下滑之后,中国的炼油厂正面临着航煤过剩的困境,这无疑给本已举步维艰的炼油行业带来了又一打击。

疫情后,随着航班的恢复,航煤一度被国内炼油厂视为救命稻草,以应对经济复苏乏力、汽车和卡车电气化以及液化天然气等替代燃料的冲击。炼油厂纷纷涌入航空燃料市场,将原本用于道路运输燃料的原料转用于生产航煤。

然而,现在看来,航煤的供应可能过剩。根据分析公司Kpler的数据,今年航煤供应量已经超过需求量40%以上。从长远来看,高铁建设等结构性变化将限制未来的增长。

Kpler的中间馏分油分析师Zameer Yusof表示:“航煤是中国应对汽油和柴油需求下降的解决方案,但这只是将问题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他预测,今年中国航煤的过剩量将达到每日39万桶。“中国国际旅行看起来很疲软,导致我们看到了现在的过剩局面。”

诚然,随着更多飞机投入使用以及更多人口选择航空出行,2025年航煤消费量预计将会回升,但仍不足以满足炼油系统吸收额外产能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旅行的增加挤压了国际航线,进一步减缓了增长速度。其他不利因素包括消费者支出前景不明朗、新型燃油效率更高的飞机以及航空公司为降低飞行成本而进行的更好管理。

Yusof表示,由于“缓解选择有限”,中国炼油厂的利润率将继续承压。

与中国其他过剩产能一样,航煤过剩问题可能会蔓延至境外。Kpler预测,中国6月份的航煤出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60万吨,可能会挤占中东和印度向该地区的供应。

多年来,中国炼油厂一直面临着微薄的利润。中国柴油需求可能在2019年达到顶峰,而中国电动汽车的繁荣意味着汽油需求可能在2023年达到顶峰。北京方面已敦促转向生产更多的石化产品,但这未能缓解财务困境。

天然气液体分析师Manish Sejwal表示:“中国已经有太多的乙烯生产能力。而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对乙烯的需求仍然不明朗。”据Rystad称,中国计划在2025年新增600万吨乙烯产能,并在未来三年内再增加2000万吨,使总产能达到7000万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陈述了中国炼油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到了国际旅行疲软等负面因素,但整体基调偏中性,旨在分析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潜在的国际影响。过多描述中国在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属于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After Gasoline, China’s Oil Refiners Face a Jet Fuel Glut
新闻日期:2025-07-0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