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领导层对此感到担忧,但中国的汽车价格战预计将持续数年。

《人民日报》是中共的官方报纸,当它在头版刊登重要内容时,就表明这件事在中国的重要性非同寻常。而当党的理论刊物《求是》也对此发表意见时,就更值得关注了。

两家媒体都对制造业过度竞争发出了警告。《求是》上周发表了一篇关于克服“内卷式”竞争的文章,两天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相关评论。(关于“内卷”一词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最近的周六新闻。)

大部分批评都指向了中国的地方政府。《求是》的文章称,这些地方政府受到“优先考虑短期增长的有缺陷的指标”的驱动。文章还指出了破产法中的缺陷,“这些缺陷阻碍了过时和过剩产能的及时退出,导致僵尸企业的增加”。

为了明确这一信息,由习近平主席主持的高层经济会议上的官员上周表示,他们将打击“恶意”低价竞争,并淘汰过时的工业产能。

Trivium China咨询公司的分析师上周写道,问题在于,采取广泛破产的策略来强制整合“将引发大规模裁员,并使投资的地方政府陷入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口头说说是一回事,但实际制定一项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并确保公平的详细政策应对措施则是另一回事。”

大部分关注点都集中在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上。Gavekal Dragonomics的消费者分析师Ernan Cui表示,虽然多轮降价已经削薄了利润,并导致大量公司亏损运营,但这几乎没有影响到现有汽车公司的数量。

她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原因是许多公司都能获得充足的外部融资。”除了提供补贴、廉价土地和投资的地方政府外,风险投资和其他私人基金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甚至支持亏损企业,希望“它们能在市场整合中幸存下来,并在未来获得超额回报”。

鉴于目前的情况,尽管北京方面发出了“官方指令”,但这场导致中国通货紧缩的汽车价格战“至少还会持续几年”,她说。

随着美国总统的贸易协议最后期限于周三到来,世界经济将更加清晰,谈判代表们正争先恐后地达成协议。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日在CNN的“国情咨文”节目中表示:“在政府7月9日最后期限之前的72小时内,我们将非常忙碌。”

未来一周的其他重要事件包括美联储的最新会议纪要、澳大利亚可能降息以及来自中国和英国的经济增长数据。有关本周剩余时间的经济事件,请参阅。

Natixis的经济学家Alicia Garcia-Herrero领导的研究团队表示,自特朗普2017年首次担任总统以来,亚洲经济体对美国和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它们更容易“陷入冲突之中”。

Natixis团队在本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在特朗普的贸易战中,亚洲面临的困境在于,它既依赖于美国的最终需求,又严重依赖中国在国内生产中的增加值。”如果特朗普强迫亚洲国家达成惩罚中国高含量商品的贸易协议,并对这些国家实施报复,那将使它们遭受双重打击。上周美国与越南达成的协议就是一个例子。

Garcia-Herrero及其同事写道:“越南、柬埔寨和台湾是制造业增加值出口到美国占GDP比重最高的经济体,但它们也严重依赖中国的投入。”该团队写道:“总的来说,关键的潜在赢家将是印度,因为它对中国进口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它有能力最终扩大其制造业规模。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提到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以及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对短期增长的过度追求和对僵尸企业的支持。此外,文章还暗示中国的经济可能受到贸易战的影响,这些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原文地址:China’s Car Wars Seen Lasting for Years Despite Leaders’ Angst
新闻日期:2025-07-0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