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酷暑之下,外卖骑手们在滚滚热浪中奔波,他们本应依法享有高温补贴,却鲜有耳闻。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零工经济蓬勃发展,但劳动者权益保障却明显滞后。
郝师傅和十几位外卖骑手在北京一家火锅店外冒着酷暑等待订单。他们抽着烟,刷着短视频,等待着那些明智地选择待在室内的人们的外卖需求。郝师傅和中国的大多数外卖骑手一样,按法律规定有资格领取“高温补贴”,也就是在极端高温条件下工作数小时的危险津贴。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他每月应该得到至少180元人民币的补贴,但至今分文未见。
“我从没听说过高温补贴这种公司福利,”郝师傅说道,他已经在送外卖的电动车上奔波了五年,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他因害怕雇主报复而拒绝透露全名。郝师傅的遭遇并非个例,大多数骑手从未收到过这笔钱。当北京这样的城市变成炙热的烤箱时,外卖需求激增。天气越热,订单越多。对于美团和饿了么等中国最大的外卖平台来说,这笔账算起来很简单:骑手流汗越多,顾客就越高兴。这些公司声称他们确实在支持工人。京东表示,该公司正在为全职骑手提供高温补贴,但没有详细说明具体情况。美团正在采取包括从本月开始使用防暑保险等措施。饿了么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但此前曾实施过向骑手提供“夏季降温用品”的计划。
对于像郝师傅这样的数百万人来说,订单的涌入意味着他也许每小时能多赚一元人民币,约合14美分。这甚至不够买一瓶冰水。只有那些愿意遵守法律的公司才会发放高温补贴,而且由于中国经济放缓,超过五分之一的劳动者从事零工工作,就业竞争激烈,很少有人愿意争取更好的福利。
相比之下,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员工经常在网上炫耀自己的“防暑降温补贴”——现金奖励、提前下班,甚至在国营海滨度假胜地度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零工 workers,这个日益壮大的群体,其中大多是年轻人,却是在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受保护最少的人群之一。
一位用户在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网站微博上调侃道:“享受高温的人享受不到补贴,享受补贴的人享受不到高温。” 这种贫富差距的故事并不新鲜,但气候变化正使其变得更加鲜明,也更致命。
2024年,中国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月。之前的三年也都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年度气温最高的五年之列。根据《柳叶刀》的数据,与1986年至2005年相比,每年的高温相关死亡人数几乎翻了一番,仅2023年就有超过37000人死亡,这是最新的全年数据。然而,这种风险并非均等地分担。外卖骑手、街头小贩和建筑工人首当其冲。当他们倒下时,很少有安全网能接住他们。
一项分析了1200名外卖骑手和58万份餐饮订单的研究发现,在热浪期间,零工 workers的小时订单量增加了9%,工作时间延长了6%,但每小时只多赚一元人民币——部分原因是延迟送达的罚款增加。与此同时,他们为治疗中暑和其他危害(如加重原有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而自掏腰包的医疗费用在夏季高峰期平均超过500元人民币。
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教授、该研究的合著者苏珊·冯·卢表示:“大多数快递员直到生病住院,没有医疗保险时才意识到健康成本。” “消费者受益于呆在室内受到保护,但健康风险的负担却沉重地落在零工 workers身上。”
人员伤亡的代价越来越难以忽视。根据中国劳动数据和新闻平台“劳动视野”的分析,过去三年中,至少有33名外卖骑手死于中暑。但这可能只是真实总数的一小部分,部分原因是难以将中暑归因于死亡原因,以及当局限制数据。“劳动视野”的分析发现,过去三年公开报道中至少有33 名工人死于中暑。
法律规定,当气温超过37摄氏度时,户外工作应限制在6小时以内,当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应暂停。但这项规定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那些有正式工作的人。零工 workers 掉进了法律的漏洞里。
就像世界各地的网约车和外卖应用程序一样,中国的零工工作雇主将他们的工作标榜为灵活、具有创业精神和赋权。但批评人士认为,自由只是排斥的委婉说法:没有福利,几乎没有劳动保护。数据显示,中国近一半的平台 workers 没有任何社会保险,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总劳动人口拥有工伤保险。
在立法者的批评下,这些平台已经开始增加一些福利。美团此前承诺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和稳定的兼职送货司机缴纳社会保险”,并在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拥有一项“高温关怀基金”,该基金为每份符合条件的订单附加额外的送货费。京东已开始向全职司机提供额外援助,并表示“致力于确保我们的骑手在炎热天气期间的福祉”。
但一些人表示,这还远远不够。“工人付出的和他们得到的不对等,”中国著名劳工活动家韩东方表示。“如果他们得到公平的报酬,他们就能在热浪期间更好地照顾自己。”
虽然气候和公共卫生专家呼吁建立更强大的系统,以提高公众对中暑风险的认识,但雇主和官方媒体经常美化苏维埃式的英雄主义,暗示热浪是工人必须面对的挑战。中国中央电视台在2023年播出了一部关于建筑工人在酷热的工地上“对抗高温”的专题节目,节目中一个温度计显示,一个表面的温度达到了68摄氏度。该报道暗示,这些工人是英雄。
尽管中国的立法者已经提出了扩大对零工 workers 的社会保障的提案,地方政府也大张旗鼓地宣传每年夏天保障健康的举措,但实际上几乎没有改变。
与此同时,中国的最高共产党干部、政府雇员和军官们逃离酷暑,前往北戴河等海滨城镇,这是一个曾经受到包括毛泽东主席在内的领导人欢迎的避暑胜地。数百家酒店和疗养院是政府工作人员专用的,当高温将北京变成火炉时,他们会在凉爽的城镇度过夏天。
外卖骑手可以期待雇主给予更多表演性的——而且规模小得多的——慰问品。一瓶冰茶。一碗绿豆汤。一片西瓜。
“谁需要在炎热的一天在十公里外的车站喝一杯冰茶?” 劳工活动家韩东方说。“你需要的是一个保护工人权利的工会。”
北京的气温又上升了一度。郝师傅爬回了他的电动车。下一个订单准备好了。有人想要一杯冰镇奶茶。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揭露了中国零工经济中外卖骑手等劳动者在高温下工作,却难以获得应有的劳动保障和高温补贴的现象,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以及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气候变化加剧了高温风险,导致工人中暑甚至死亡,进一步增加了负面情绪。
原文地址:Extreme Heat and No Benefits: The Hidden Cost of China's Booming Gig Economy
新闻日期: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