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勘探进入新纪元。习近平主席大力推动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军、最大的深海捕捞船队,并积极开发海底矿产资源。他希望中国的科研能力能够与这些雄心相匹配。

中国的科学考察船正在向更远、更深的海域进发,收集信息以扩展对海洋生物和气候变化影响的理解。但这些发现也可能服务于中国的海军利益,包括如何在中国近海部署潜艇,或尝试追踪隐形的美国潜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壮大的研究船队可能使中国在与美国的海洋竞争中获得强大的优势。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布鲁斯·琼斯(Bruce Jones)表示:“中国追赶的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至少在规模上是如此。”他正在研究中国的海洋研究工作。他补充说,中国“正在将深海海底作为一种战略空间,希望在那里发挥领导作用。”

据新西兰和华盛顿的 Starboard Maritime Intelligence 公司提供的船舶位置数据显示,这些考察船一直在研究中国海军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域,包括台湾东海岸附近以及关岛以东和以西约 250 英里的海域。这些船只以平行线或密集的网格形式航行,专家表示,这种精确的模式表明,他们有条不紊地收集有关海底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用于支持军事行动。

《纽约时报》通过查看 Starboard 数据并审查船上科学家的大量技术报告和研究,发现了这些趋势。“向阳红 6 号”配备了声纳和深海采样设备,去年,包括该船在内的六艘中国考察船在台湾东海岸附近水域进行了 25 次平行线航行。同期,中国船只还远赴重洋,勘测关岛附近海域,并于上月恢复了在美国领土以东的作业。

一些考察船,如“探索一号”,载有载人潜水器,据中国媒体报道,这些潜水器可以下潜到水下六英里。许多考察船都配备了先进的声纳来扫描海底,以及传输海洋状况数据的浮标。中国还在一些船只上部署了海上无人机和水下滑翔机。

与其他海洋大国一样,中国也运营执行海洋调查任务的军舰。但中国的大部分考察船都是民用的,由政府机构、大学和研究所运营,与海军舰艇相比,这些船只受到的关注较少,这使得中国可以在敏感水域更自由地活动。

去年 2 月,一艘名为“大洋号”的中国考察船沿着台湾东海岸航行,在五天内描绘了一系列平行线。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包括“向阳红 6 号”在内的其他五艘中国考察船返回该区域,沿着类似的路线航行。它们通常以缓慢的速度行驶,通常为每小时 8 到 10 英里,这非常适合使用声纳和其他技术绘制海底特征,这是一种被称为测深学的科学。

一些船只逼近台湾 12 海里领海边界,但似乎没有越过这条线,这意味着台湾政府对此无能为力。但他们研究的潜在军事价值似乎显而易见。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助理教授、中国考察船专家 Ryan D. Martinson(以个人身份发言)表示:“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中国似乎正在试图收集该海域的测深数据,但表面上看起来又不像是在进行测深调查。”

台湾东海岸是重要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所在地,如果发生战争,中国海军将试图控制附近海域。太平洋该区域受黑潮的影响,黑潮将相对温暖、含盐量高的水从赤道向北带到台湾东海岸。在台湾东北部附近,海流遇到陡峭的海底陆架,造成了使潜艇航行复杂化的条件,几位专家表示。中国军事研究人员在 2010 年的一项研究中写道,了解海流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隐藏自己并攻击敌人”。

前美国海军情报官员、现任乔治·华盛顿大学讲师 J. Michael Dahm 将深水描述为“几乎像一份帕菲甜点”,其中温度和盐度因层而异,从而影响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方式。Dahm 先生说:“拥有所有这些数据可能有助于告诉你,这里是潜艇隐藏的好地方,或者这里是潜艇隐藏的坏地方。”

布鲁金斯学会潜艇专家 Tom Stefanick 表示,收集到的信息还可以帮助中国决定在哪里布设水雷,并朝着“远距离探测潜艇”的长期目标迈进。台湾官员报告说,他们在台湾东海岸附近发现了中国监测浮标,这些装置可能是收集有用信息的努力的一部分。

从去年年初开始,中国船只开始勘测关岛附近海域,关岛是美国轰炸机、潜艇、海军陆战队和雷达系统的所在地。“向阳红 6 号”和其他船只来回航行,形成了一个间隔一英里的密集网格线。台湾大学海洋学教授 Sen Jan 在谈到海底测绘时说:“这些航迹非常密集,而且所有这些都是在一年内完成的。显然,他们正在进行测深调查。”

在关岛附近进行调查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矿产勘探。一家中国海洋矿业协会已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注册,以勘探关岛以东的某些区域。但夏威夷大学退休海洋研究员 Christopher Kelley 表示,中国船只勘测的关岛以西海域“不被认为是矿产勘探的优先区域。因此,这些调查可能是出于其他目的而进行的。”

几位海军专家表示,在关岛附近进行调查也将有助于中国军方更好地利用潜艇在该区域航行。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美国海军潜艇军官 Bryan Clark 表示,中国考察船还可以帮助定位美国海底电缆和潜艇探测技术。Clark 先生说:“你可以看到中国可能试图找到在冲突前可以派遣潜艇并让它们藏身的地方。”他补充说,从那里,他们或许能够“突然出现并攻击美国军队或使美国军队面临风险。”

根据国际法,民用考察船可以在国际水域,甚至在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作业,但前提是它们必须获得许可。但是,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科学考察船引起了整个亚太地区的警惕。(北京方面则对美国海军在中国海岸附近作业的海洋监视船感到不满。)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专家、前澳大利亚海军军官 Jennifer Parker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中国不断扩张的海洋影响力值得密切关注,尤其是其绘制海底地图、部署传感器并为潜艇行动铺平道路的‘研究’船只。”但她补充说,“每一次航行都必须根据证据来判断。”

今年 5 月,菲律宾派遣了一艘海岸警卫队船只和一架飞机来追踪一艘中国考察船,马尼拉方面称该船正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非法作业。今年 3 月,一艘在中国南部澳大利亚附近航行的中国考察船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越南也抗议中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调查活动。台湾海洋事务委员会部长管碧玲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中国在台湾附近的研究船只和海洋监测设备时说:“我们很难将这种情况视为正常。”

尽管存在种种担忧,但中国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上个月,“向阳红 1 号”和“向阳红 5 号”抵达关岛以东海域,并恢复了网格状航行模式,有条不紊地扫描着海底。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在报道中国的海洋科研活动,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中国科研目的的怀疑,暗示中国的科研活动可能服务于军事目的,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潜在威胁。例如,文章强调中国在敏感海域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可能对潜艇部署和水雷布设产生的影响。此外,文章还引用了一些专家对中国科研活动的担忧。

原文地址:China Surveys Seabeds Where Naval Rivals May One Day Clash
新闻日期:2025-07-1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