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释放信号:中国或将着手解决通缩价格战问题**

在对通货紧缩和残酷竞争日益担忧多年之后,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中国经济的大部分领域,习近平主席的政府终于显示出采取行动的迹象。近几周来,北京的措辞发生了明显转变,习近平和其他高级官员对钢铁、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各个行业的恶性竞争,以及由此导致的物价下跌和利润受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评估。这一转变发生在经历了近三年的工厂出厂价格通缩,以及来自美国关税和贸易紧张日益加剧的压力之后。

找到解决方案将是世界许多国家所乐见的。如果能够成功控制长期以来一直是与贸易伙伴产生摩擦的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有助于缓解贸易紧张,并恢复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信心。但前进的道路远非明确。习近平政府必须在不阻碍增长或危及就业的情况下控制过剩的供应,尤其是在外部需求放缓以及与美国达成持久贸易协议仍然遥遥无期的情况下。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赵岑表示:“如果执行得当,从缓解中国产能过剩、产量涌入全球市场所造成的紧张局势来看,这可能对全球贸易有所帮助。但短期内,这对GDP或就业并不友好,因此这是一项平衡之举。”

中国本周报告称,6月份工厂通缩持续了33个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降幅为2023年7月以来最大,也远超经济学家的预期,凸显了问题的紧迫性。虽然尚未公布正式计划,但人们越来越乐观地认为,更协调的政策应对措施即将出台。本月,负责经济政策的最高共产党机构召开会议,承认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地方政府推动投资,以及税收制度优先考虑产量而非效率。

虽然没有直接提及通货紧缩(直到最近,这在北京还是一个禁忌话题),但万神殿宏观经济学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邓肯·瑞格利表示,这一评估“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信号,表明中国决策者有意解决汽车等行业无序竞争和价格战问题”。

万神殿宏观经济学表示,会议省略了提及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在限制产量方面的自我监管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这可能表明一种“具有更大自上而下决心”的新方法。包括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内的其他高级官员也呼应了这一转变,呼吁努力结束价格战。据报道,从钢铁到轮胎等行业的公司正计划减产。建筑业使用的一种关键钢铁产品——螺纹钢的成本已跌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轮胎价格则徘徊在九年来的低点附近。

中国人民银行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近年来首次将“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列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挑战。今年5月,央行对价格下行压力进行了另一次详细评估,强调了在增长模式倾向于投资和供应的情况下,依赖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局限性。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与太阳能公司举行了会议,近30家建筑公司签署了一项“反内卷”倡议,这个词在中国用来形容产能过剩引发的激烈竞争。政府还启动了一项热线,以处理供应商对延迟付款的投诉,这是清理不公平商业行为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目前,由于缺乏具体的政策措施,人们的期望有所降低。如果官员们像2024年初类似表态后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那样采取后续行动,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他们将重演2015年至2017年间使用的方法。当时的供应侧改革主要包括大幅削减钢铁和煤炭等重工业产能,以及鼓励居民购买新房的棚户区改造计划。这项努力帮助重振了大宗商品价格和房屋销售。最终,它促进了制造业投资的复苏,并稳定了经济增长。

但现在的挑战更为复杂。国内需求依然疲软,出口前景正在恶化,而且许多参与最激烈价格战的行业(如电动汽车)都由私营企业主导,限制了政府实施产能削减的能力。地方官员担心失业,可能会抵制威胁就业的举措,即使这意味着让无利可图的企业继续生存。麦格理集团计算显示,十年前的改革导致2016年至2019年间钢铁、水泥、玻璃和煤炭行业的就业人数下降了31%。为了缓解影响,中央政府当时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帮助工人找到新工作,而棚户区改造项目则提振了对原材料的需求。

尽管中国渴望缓解物价压力,但面对拜登总统将更多工厂迁回美国的努力,中国同样决心提高其制造业实力。彭博新闻此前报道,北京正在考虑推出新版“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提高高端技术产品的自给自足能力。花旗集团认为,即将出台的措施可能包括削减煤炭、钢铁和水泥等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的行业的产能,以及更严格地执行私营企业主导的行业的环保、劳工和质量标准。花旗集团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当局还可以减少对行业的补贴,包括那些受地方保护主义驱动的补贴,或削减出口退税。后者已经在去年对包括铝、铜和电池在内的产品实施。

官员们还可能采取行动遏制不良商业行为,例如为了赢得更低的价格而施压供应商或延迟付款。今年3月,新规要求企业在60天内向供应商付款,此后几家汽车制造商已承诺遵守。汇丰控股的分析师认为,需求侧措施同样重要,例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稳定就业和房地产市场。受预计下周将举行高级别会议以帮助重振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的推动,中国房地产股指标周四跃升至近九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更长期的变革将需要对中国的增长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这种模式依赖于投资和生产。摩根士丹利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调整地方官员的评估方式,从纯粹的经济扩张目标转向消费和收入增长等指标。目前,措辞的转变值得关注,但后续行动仍不确定。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邢自强领导的团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语气更加鲜明,意图更加明确。但没有制定时间表,也没有引入执行机制,”他们补充说,“诊断与交付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虽然报道了中国政府试图解决经济问题,但同时也强调了问题的复杂性、改革的挑战以及潜在的风险,例如失业和社会不稳定。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例如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和技术竞争,暗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阻力。

原文地址:Xi Signals China May Finally Tackle Deflationary Price Wars
新闻日期:2025-07-1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