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我们曾警告过第一次“中国冲击”,下一次会更糟
在1999年至2007年间,第一次“中国冲击”重创美国经济,导致近四分之一的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这场冲击源于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毛泽东时代的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劳动力和资本迅速从农村集体农场转移到城市资本主义工厂。大量廉价的中国商品涌入,摧毁了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镇,如弗吉尼亚州的马丁斯维尔和北卡罗来纳州的海波因特,这两个城市曾分别被称为“世界运动衫之都”和“家具之都”。20年后,这些工人仍未从失业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尽管这些地方正在复苏,但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低工资行业。纺织、玩具、体育用品、电子产品、塑料和汽车零部件等众多劳动密集型行业也上演了类似的故事。
然而,大约在2015年,随着中国从毛泽东时代向制造业转型的完成,冲击逐渐停止。此后,美国制造业就业开始反弹,在贝拉克·奥巴马总统、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以及拜登总统的领导下均有所增长。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还在谈论“中国冲击”?我们也不想再提。早在2013年、2014年和2016年,我们就与苏黎世大学的合作者大卫·多恩一起发表了研究报告,详细描述了中国进口竞争如何通过就业和收入的永久性下降来摧毁美国部分地区。现在,我们认为政策制定者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回顾过去,重蹈覆辙。他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审视正在出现的新一轮“中国冲击”。
提前剧透一下:这一次可能会更糟。
第一次“中国冲击”是一次性事件。本质上,中国只是学会了如何去做它几十年前就应该做的事情。但这导致美国不必要地遭受了痛苦的失业。美国永远不可能在Temu上销售网球鞋,也不可能组装AirPods。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据估计超过1亿,而美国只有1300万。认为美国能够——或者甚至应该想要——同时在半导体和网球鞋等领域与中国竞争,简直是妄想。
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中国冲击”将是中国从弱者变强者的过程。如今,中国正在积极争夺美国长期以来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创新领域:航空、人工智能、电信、微处理器、机器人、核能和聚变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制药、太阳能、电池等。控制这些领域将带来丰厚的回报:高利润和高工资带来的经济利益;塑造技术前沿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以及控制战场带来的军事实力。通用汽车、波音和英特尔是美国的国家冠军,但它们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如果它们消失了,我们会感到惋惜。中国的技术愿景已经在重塑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以及越来越多的东欧国家的政府和市场。随着美国退回到孤立主义的“MAGA领域”,预计这种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扩大。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私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将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新的中国模式有所不同,私营企业与中国政府并肩作战。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灵活但成本高昂的创新生态系统,市长和省长等地方官员因某些先进领域的增长而受到奖励。过去,他们只按GDP总量的增长来评估,这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
合肥市曾经是贫困内陆省份一个默默无闻的省会城市,如今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动汽车生产基地。通过投入风险资金,冒险投资于陷入困境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并投资于当地的研发,合肥在短短五年内跃升为中国顶级工业城市。
中国已经多次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比亚迪(电动汽车)、宁德时代(电动汽车电池)、大疆(无人机)和隆基(太阳能硅片)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创新力的生产商,它们都是中国的初创企业,成立时间均不超过30年。它们之所以能够获得领先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并非因为习近平主席的命令,而是因为它们在中国产业政策的经济达尔文主义中胜出。世界其他国家尚未做好与这些顶级掠食者竞争的准备。当美国政策制定者嘲笑中国的产业政策时,他们想象的是空中客车公司缓慢的起飞,或者是Solyndra公司黯然倒闭。他们应该仰望在乌克兰上空嗡嗡飞行的敏捷的大疆无人机群。
当中国耗尽低成本劳动力时,第一次“中国冲击”注定会消退,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在服装和日用家具等行业,中国的增长已经落后于越南。但与美国不同,中国并没有回顾过去,哀叹失去的制造业实力。相反,它专注于21世纪的关键技术。与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战略不同,只要中国有资源、有耐心和有决心去激烈竞争,第二次“中国冲击”就会持续下去。
如果你怀疑中国的能力或决心,那么证据并不站在你这边。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一家由澳大利亚国防部资助的独立智库)的数据,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美国在人工智能和密码学等64项前沿技术中的60项中领先于中国,而中国仅在3项中领先于美国。在最新的报告中(涵盖2019年至2023年),排名发生了颠倒。中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的57项中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仅在7项中保持领先。
美国的反应是什么?主要是关税:对所有商品、所有地方、一次性征收关税。这本来是应对20年前美国输掉的贸易战的糟糕策略。按照我们目前的轨迹,我们或许真的能得到那些生产网球鞋的工作。如果我们进一步推动,我们可能会在2030年之前在德克萨斯州组装iPhone,这项工作如此乏味且报酬如此之低,以至于讽刺报纸《洋葱报》曾经发布过一篇题为“中国工厂工人担心他们可能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的报道。
关税永远无法使美国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创新之地。是的,关税应该成为我们贸易武器库的一部分——但应该作为精确制导的弹药,而不是作为伤害敌人、朋友和非战斗人员的地雷。
那么,替代方案是什么?在十年前进行中国研究之前,我们像许多经济学家一样认为,放任自流的贸易战略优于混乱的替代方案。我们不再这么认为了。美国对第一次“中国冲击”的管理不善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更好的贸易战略。更好的战略是什么样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都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为了避免过于简单的答案,我们提供四个核心原则。
首先,政策制定者必须认识到,我们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遇到的大部分困难,我们的商业盟友也同样面临。我们应该与欧盟、日本以及与我们有自由贸易协定的许多国家(如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团结一致,而不是因为他们胆敢向我们出售我们想购买的产品而对他们处以高额关税。如果对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是由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广泛的意愿联盟所采取的,那么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同时,我们应该鼓励中国在美国建立电池和汽车工厂,就像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引诱美国 ведущие 公司在那里开设工厂一样。为什么要邀请这些无情的竞争对手进入美国本土?中国政策制定者经常援引“鲶鱼效应”,即强大的外国竞争者刺激弱小的国内“沙丁鱼”游得更快,否则就会被吃掉。当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还是沙丁鱼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是它们的鲶鱼。特斯拉在中国不再是鲶鱼,而且越来越像一条紧张的沙丁鱼。
邀请中国在美国制造是否会引起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会。这就是我们开采自己的稀土金属、禁止华为网络设备以及用我们极具竞争力的日本和韩国盟友提供的船舶和货运起重机来改造我们的舰队和港口的原因。但如果我们对中国的 ведущие 产业关上大门,我们就会被本土的平庸所困扰。
其次,美国应该借鉴中国的经验,积极推动新领域的试验。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无人机、先进芯片、核聚变、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并对它们进行投资。然后以“中国式”的方式进行,即美国政府运营大型风险投资基金,这些基金预计任何一家公司或项目的成功率都很低,但在刺激新兴产业方面却有较高的成功率。
这种方法在二战期间奏效(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为我们带来了喷气推进、雷达和大规模生产的青霉素方面的重大进展),在登月竞赛中奏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设计了安全往返月球的方案),在“曲速行动”中奏效(联邦政府与大型制药公司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出新冠疫苗)。
这些新的生态系统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可靠且廉价的能源生产、稀土、现代化的航运以及拥有充满活力的 STEM 课程的大学。这意味着要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恢复联邦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并欢迎而不是妖魔化那些渴望帮助国家进步的有才华的外国技术人员。在这一点上,我们主张在美国建立一个政治上不受干扰的战略投资能力,类似于美联储,但用于创新而不是利率。
第三,选择我们能够获胜的战役(半导体)或我们根本输不起的战役(稀土),并进行长期投资以实现正确的结果。美国的政治体系的注意力只有像吸食可卡因的松鼠那么长。它经常改变奖励和惩罚,以至于很少有好事发生。无论你是否认为乔·拜登总统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是有价值的,但在气候技术方面的新投资启动三年后就将其全部削减,这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就像最近的国内政策立法所做的那样。同样,正如特朗普先生呼吁国会所做的那样,立即解散旨在振兴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有才华的“芯片与科学”团队,也不会促进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两党都认为,对抗中国对于确保经济未来至关重要,这让我们有理由希望我们的经济政策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第四,防止下一次重大冲击(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你听说过人工智能,对吧?)造成的失业的破坏性影响。过去二十年来,制造业失业造成的伤痕给美国带来了大量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在此期间,我们了解到,延长失业保险、通过联邦贸易调整援助计划提供的工资保险以及社区学院提供的合适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可以帮助失业工人重新站起来。然而,我们实施这些政策的规模太小,针对性太差,无法提供太大的帮助,而且我们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令人无法原谅的是,国会在2022年取消了对贸易调整援助的资助。
没有任何经济政策能够让失业变得毫无痛苦——尤其是当它切断了你的产业或家乡的心脏时。但是,当产业崩溃时,我们最好的应对措施是让失业工人迅速找到新的工作,并确保那些负责美国净就业增长的小型企业做好准备。关税只能狭隘地保护旧式制造业,根本不适合完成这项任务。
利害攸关。在回顾过去的同时,我们忽略了前进的道路。我们当前路线上的里程碑包括美国在技术、经济、地缘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领导地位的衰落。应对第二次“中国冲击”需要发挥我们的优势,而不是舔舐我们的伤口。我们必须培育具有高创新潜力的产业,由私营和公共部门共同投资。这些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中国十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停止打上一场贸易战,并在当前的贸易战中迎接中国的挑战。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分析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对美国的挑战,但也多次使用了“冲击”这样的词汇,暗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美国应对中国挑战方式的担忧,认为美国的政策存在不足。
原文地址:Opinion | We Warned About the First China Shock. The Next One Will Be Worse.
新闻日期: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