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领域的价格战或将持续**
欢迎阅读我们的全球经济商品市场指南。今天,资深记者Alfred Cang将带您了解中国控制工业产能过剩的努力中所存在的希望与现实。
从钢铁到钢筋,中国似乎生产了过多的几乎所有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真的会削减产量。
诚然,包括习近平主席在内的最高领导人最近一直在发出警告,限制“不守规矩”的竞争,并鼓励各省和企业关闭过时的业务。官方也在大力提倡遏制“内卷”,即形容过度和破坏性竞争的术语。
分析师和交易员抓住了这一时机,将其称为十年前“供给侧改革2.0”。从铁矿石到锂等各种工业商品的价格纷纷上涨。房地产股票也因预期政府会出台支持政策而上涨。
问题在于,市场的热情并不一定与北京的实际意图相符,也不一定符合高级决策者在权衡艰难的经济现实与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的需求之间的目标。
以铜冶炼为例。尽管面临负加工费的困境,这意味着他们实际上是在花钱处理精矿,但大多数中国大型冶炼厂仍以高利用率运行。这不仅仅是地方政府对增长的渴望,也反映了中国的创新能力。
还有一个额外的复杂因素。与之前的经济周期不同,中国如今的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存在于钢铁等传统行业,也存在于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
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产能过剩是一种特征,而非缺陷,是工业实力的体现。官方智库的评论也强调了这种微妙的平衡。在讨论产能过剩问题时,重点是不公平竞争,而不是过剩生产。
换句话说,令人担忧的不是主导地位本身,而是这种影响力如何被使用。决策者们从十年前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当时激进的产能削减引发了价格飙升和疯狂的最后一刻生产。此外,大部分产能过剩集中在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保护措施使得拆除产能变得困难。
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表现强劲,有些人会认为这足以让北京有信心继续推进改革。但消费者可能并不这么认为。
正是工厂车间和餐桌上的这种不安,使得大刀阔斧的削减变得过于危险而无法考虑。
–Alfred Cang,彭博新闻社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新的金融制裁,这使得莫斯科的原油销售成为焦点。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印度已成为俄罗斯石油的主要进口国。根据Kpler的数据,今年印度超过三分之一的石油进口来自欧佩克+产油国,而战前这一比例不到1%。同期,中国的进口量也有所攀升。
力拓集团任命铁矿石部门负责人Simon Trott为首席执行官,该公司目前正面临贸易动荡和大型并购卷土重来的挑战。
英国公用事业公司泰晤士水务对其与债权人和行业监管机构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表示怀疑,称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管理。
全球最大的铜缆制造商赞扬了特朗普计划对铜征收50%的关税,称这将加强美国的供应链,而成本将转嫁给客户。Prysmian SpA在达拉斯附近设有一家工厂。
康菲石油公司正寻求在阿拉斯加州北部靠近其约75亿美元的Willow项目附近进行更多勘探,押注该州北极地区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原油储备。
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表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正在考虑对化石燃料的出口征收费用,以增加国家收入。该费用仅在价格高企时收取。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到2035年,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预计将增加四倍,达到5.5太瓦时。中国仍然是领导者,这得益于该国迅速普及电动汽车,尽管其他地区汽车购买量的增加将在未来十年削弱中国的优势。储能容量的扩张越来越受到公用事业规模项目的驱动。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界领袖和投资者将于7月30日在新加坡齐聚彭博可持续商业峰会,讨论经济不确定性和动荡的市场。会议还将探讨如何为公司、投资者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详情。
您还可以独家访问其他仅供订阅者使用的新闻通讯。立即注册,充分利用您的彭博订阅。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在描述中国产能过剩的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政府积极应对挑战的努力(如供给侧改革)。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中国市场对全球商品价格的影响。
原文地址:China’s Industrial Price Wars Are Here to Stay Amid Excess Capacity
新闻日期: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