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季度GDP超预期,但下行风险加剧**
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表现超出预期,但由于全球贸易风险和国内需求疲软,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更明显的放缓。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6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略高于第一季度的5.4%。这一数字超过了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值5.1%。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新关税的影响,这得益于提前出口和对美国以外市场的强劲出货量。然而,通缩压力正在加剧:零售额增长低于预期,6月份房价下跌速度加快。
中国股市沪深300指数在数据发布后回吐涨幅,收盘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预计,由于“出口提前的修正、全球贸易疲软和持续的通货紧缩”,下半年GDP将降至4.5%以下。
6月份工业产值增长6.8%,超过了5.6%的预期。然而,零售额仅增长4.8%,低于预期。制造业增长7.4%,为三个月来最快增速。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 SA)经济学家林米雪(Michelle Lam)表示:“供应依然强劲,但国内需求依然疲软,出口动力不会持久。”她认为,“尽管GDP超出了预期,但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6月份,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7.4%,为三个月来最快增速,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整体改善。
经济学家此前预计,5月份零售额大幅上涨后,6月份零售额增速将放缓,但实际降幅远超预期。
6月份,饮料、香烟、酒类和化妆品销售额均出现下滑,餐饮服务业增速放缓。尽管如此,在政府补贴的推动下,家电和科技设备的购买量有所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消费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略高于52%,较2025年初有所改善,但低于一年前的60%。GDP平减指数连续第九个季度下降,为自1993年开始收集季度数据以来的最长连跌纪录。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虽然提到了中国GDP超过预期,但强调了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包括贸易风险、内需疲软、通缩压力等。负面情绪主要体现在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以及对零售额等数据的负面解读。
原文地址:PIB de China supera previsiones, pero se anticipa fuerte desaceleración
新闻日期: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