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转债需求激增,价格攀升至十年高位**
今年以来,中国可转换债券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资产类别之一,其表现远超本地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中证可转债指数在2025年上涨了约8%,接近十年来的高位。这一涨幅轻松超过了股票今年迄今2.1%的涨幅,而中国政府债券以本币计算的回报率仅为0.9%。
由于信用评级风险和股市反弹,投资者对这种混合型债券的需求激增。银行和小盘股的股价上涨——这些板块在可转债指数中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提振了对此类可转换为股票的证券的需求。
“非可转债投资者再也不能忽视这一资产类别的出色表现,” Ubp Investment Management Shanghai Ltd.固定收益主管表示,“对于希望在中国建立头寸但对股市缺乏强烈信心的外国基金来说,这些债券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以较低的波动性和回撤提供股票上涨的敞口。”
可转债通常为投资者提供低于传统债券的收益率,但如果满足某些条件,则提供转换为股票的选择权。最近的经济背景使得此类债券对发行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和买家(他们预计股票势头将继续)都具有吸引力。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追踪中证可转债指数的两只交易所交易基金上个月的月度资金流入量为1月份以来最大。
提前赎回和到期导致的供应下降也支撑了价格。中信证券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此类证券的未偿还金额减少了超过550亿元人民币(77亿美元),降至6500亿元人民币以下。相比之下,2024年底超过7300亿元人民币。
银行可转债的供应紧张尤其明显,长期以来,投资者一直青睐其低波动性、强大的信用评级和更好的流动性。该行业股票的 surge 帮助推动了提前赎回。中证300银行指数今年上涨了17%。
在一些人看来,此次反弹是实现收益的绝佳时机。中信证券分析师殷睿哲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股市面临关税谈判和盈利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转债投资者应“考虑锁定部分利润”。
然而,供应紧张可能会继续支撑可转债的价格。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末以来,中国境内一直没有新的银行可转债发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0月到期的500亿元人民币债券可能会加剧这种情况。
“市场需求强劲,但供应紧张,” 法国巴黎证券(中国)多资产投资主管表示。“中国银行可转债的交易就像溢价稀缺品种,但未来发行的可见度仍然很低。这使得估值居高不下。”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可转债市场的积极表现,包括需求激增、价格上涨、以及优于其他资产类别的回报。同时也提到了外国基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
原文地址:China Convertible Bonds Rally to Decade-High on Surging Demand
新闻日期: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