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努斯AI的“去中国化”策略实为困局**
今年早些时候,当中国初创公司马努斯(Manus AI)预告其人工智能代理时,立刻引起轰动。彼时,在全球对中国AI突破的兴奋达到顶峰之际,紧随DeepSeek之后,没有人愿意错过下一个惊喜。现在,马努斯正竭尽全力切断与中国大陆的任何联系。
该公司已将其总部迁至新加坡,三位联合创始人也已移居海外。据了解,马努斯背后的公司“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上周解雇了所有位于中国大陆的员工。该公司还删除了其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和小红书上的内容,尽管它在X(原推特)上仍然活跃。本周,中国用户试图访问该网站时,被告知“您所在的地区无法访问”,这与之前声明的正在开发中国版本的备忘录截然不同。
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气候下,这些科技公司被迫做出选择:要么留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要么寻求在海外更具利润的增长。两者不可兼得。迁往海外意味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试图“去中国化”公司的起源。令人遗憾的是,正是这种背景最初推动了人们对马努斯的诸多炒作。中国公司传统上在消费科技领域具有优势,可以获得大量负担得起的工程人才和独特的创新文化。此外,可疑的身份重塑几乎从未奏效。
马努斯决定重塑为一家新加坡公司,此前,美国著名硅谷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eBay和Uber等公司的早期支持者)宣布将牵头对“蝴蝶效应”进行7500万美元的融资,这在美国引发了强烈反对。其他风险投资公司指责Benchmark“投资于你的敌人”,并将其等同于在太空竞赛期间支持俄罗斯。
这些计划还受到了美国财政部的审查,因为美国出台了与对中国某些技术投资相关的新规定。在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之后,马努斯将很难摆脱其中国标签。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十多年前就曾登上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官方媒体也曾赞扬马努斯的崛起,因此,试图清洗其中国背景可能会引发国内强烈反弹。
这并非首次发生。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一直不遗余力地将自己重塑为一家美国和新加坡公司,以消除华盛顿对其北京背景的担忧。但这并没有阻止美国去年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该应用甚至不在中国大陆运营),否则将因所谓的国家安全担忧而被禁止。这对马努斯来说并非好兆头。
人工智能行业已成为美国对华鹰派的焦点,他们将任何使用来自其地缘政治对手技术的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视为威胁。AI视频初创公司HeyGen Inc.在从中国迁出后获得了投资和大量美国客户,但仍因与中国共产党的潜在联系而受到议员的抨击。该公司创始人表示,令人“失望”的是,他的出身被视为他应该“感到羞耻”的事情。在国家安全担忧中,夹杂着一丝仇外情绪。
根据创始人国籍来针对消费科技公司是一种无效的策略。美国担心数据可能泄露给中国,或者中国共产党可能影响算法,因此应实施更全面的规则来降低这些风险。对于像马努斯AI代理这样备受关注的新技术,行业范围内的标准早就应该制定。旨在允许软件自行承担越来越复杂的任务的工具,需要明确责任归属以及应该将多少控制权交给机器。
全球政策制定者应解决这些问题,无论人工智能代理来自何处。排斥最优秀、最聪明的科技人才可能会让硅谷对其他地方发生的创新视而不见。通过支持这些创始人,将他们的才能和突破带到美国,这符合美国的利益。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虽然主要在陈述一个商业现象,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中国公司在海外发展面临的地缘政治阻力的担忧,以及对“去中国化”策略的负面评价,暗示了对中国创新环境和国际形象的某种程度的负面看法。
原文地址:Manus AI’s ‘De-China’ Playbook Is a Trap
新闻日期: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