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位高级官员表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中国无意主导全球市场。他指出,国内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南非德班出席二十国集团(G20)政策制定者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大部分生产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当国外有需求时,中国会相应地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试图主导每一个市场。”

廖岷还称赞了中国最新的GDP增长数据,认为这有助于在全球经济的关键时刻做出贡献。由于美国总统的关税政策,经济学家们已经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本周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5.3%,与预期相符。

廖岷说:“中国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是中国今天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因为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性和确定性。我们正在稳步推进由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同时保持相对平衡的对外贸易。”

最新的中国数据显示,出口在最近一个季度支撑了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实现了约586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部分原因是出口商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发货。虽然预计未来几个月出口势头将降温,但一些经济学家仍然预计全年顺差将超过1万亿美元。

廖岷强调,过去四年,消费平均拉动中国GDP增长的56.2%,比2016-2020年期间高出8.6个百分点。国内需求总体上占中国经济增长的86.4%。他还表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包括服务和一些金融交易在内的最广泛的贸易衡量标准)去年约为2.2%,这一水平“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合理的”,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并非过高”。

中国的批评者使用了其他指标。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去年引用数据称,中国制造业商品的贸易顺差接近世界GDP的2%,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水平。现任财政部长耶伦多次称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不平衡的经济体”。

贝森特上个月在国会听证会上指责北京“试图通过出口摆脱”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

廖岷发表上述评论之前,预计未来几周将与美国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在周五的采访中,他没有对贝森特的批评做出具体评论。这位财政部副部长一直是中国谈判团队的关键成员,该团队今年早些时候在日内瓦和伦敦与美国达成了贸易战休战协议。

廖岷还表示,只关注特定行业可能会对中国的贸易产生错误的看法。他说:“仅仅因为中国在某些产品中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并不意味着它应该被指责为产能过剩。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未能抓住全部现实。”

围绕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巨大不确定性,增加了北京将增长转向国内消费的紧迫性。中国政府今年将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额增加了一倍,旨在补贴电子产品、家电和汽车的销售。这使总额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418亿美元)。上半年已使用超过一半的补贴,刺激了大约10倍于该金额的销售额。

从长远来看,政府将寻求扩大服务业,促进绿色和数字产业发展,目标是推动经济转型——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长,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强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消费者支出长期稳定增长。

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结束后,廖岷接受了彭博社的采访,会议达成了一项联合公报。他称赞了该声明的通过,称这表明了该集团金融 track 的有效性,尽管存在不同的观点。廖岷说:“这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各国致力于更好的沟通、更紧密的协调以及以团结的精神共同努力。中国将继续支持多边主义和G20。”

廖岷说:“G20本身就是作为一个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平台而创建的。在全球经济面临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之际,G20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5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政府官员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辩护,强调国内消费的重要性,并积极评价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廖岷的讲话传达了中国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正面信息,以及中国致力于多边合作的意愿。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中国政府为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转型所采取的措施。

原文地址:China Defends Growth Model, Plans Consumption as Greater Driver
新闻日期:2025-07-19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