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机技术崛起,比肩Neuralink**

北京一家公立医院里,一位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又称卢伽雷氏病)的67岁老妇,无法言语,但电脑屏幕上却显示出用中文书写的“我想吃饭”几个字。这段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在3月份拍摄的视频,展示了一项临床试验的成果,该试验涉及五名植入了硬币大小的芯片“Beinao-1”的患者。这是一种无线脑机接口(BCI)技术,专家表示,中国正迅速赶上由美国科学家主导的这一领域。

中国脑科学研究机构(CIBR)主任、该试验的首席科学家罗敏敏表示,对脑机接口技术的需求“非常强烈”,他们收到了大量潜在患者的请求。他在5月份接受CNN采访时表示:“患者们说感觉太棒了,感觉他们可以重新控制肌肉了。”罗敏敏的实验室距离北京宣武医院有一个小时的车程,试验就在那里进行。

罗敏敏表示,该技术在解码患者大脑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文本、语音或机器运动方面显示出“高精度”。他的团队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加快人体试验,再植入50到100名患者。“我们希望能够加快这个过程,”他说。“如果证明安全有效,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临床应用。”截至5月份,Beinao-1的植入患者总数为5人,与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相同。另一家美国公司Synchron,其投资者包括杰夫·贝索斯和比尔·盖茨,已经对10名患者进行了试验,其中6名在美国,4名在澳大利亚。

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教授马克西米利安·里森胡伯(未参与Beinao试验)告诉CNN,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正在取得进展。“中国无疑已经展示出不仅能够赶上,而且能够竞争,现在实际上也开始在某些领域驱动发展,”他说。“令人兴奋的是,两国都有大量的研究活动,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脑机接口的潜力。”

市场研究公司Precedenc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去年脑机技术市场价值约为26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至124亿美元。但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这项技术的意义远不止于金钱。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和经济强国。今年3月,他在官方媒体上撰文称,科技行业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前沿”和“主战场”。他的雄心壮志引起了美国的关注,导致了一场持续的科技战,尤其是在半导体行业。

**不同的策略**

中国脑科学研究机构由北京市政府和几所当地大学于2018年联合成立,大约在埃隆·马斯克于旧金山附近成立Neuralink两年后。2023年,CIBR孵化了一家名为NeuCyber NeuroTech的私营公司,专注于脑机技术产品,如Beinao-1。罗敏敏也是这家初创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他于5月份允许CNN罕见地进入该研究所。

多年来,这位60多岁的ALS患者一直无法表达自己。这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工作了近十年的科学家说:“她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她无法说出来。植入后,她现在可以通过该系统相当准确地说出简单的句子。”

所有脑机接口研究人员都必须解决风险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问题。里森胡伯说,大多数美国公司使用更具侵入性的方法,将芯片放置在硬脑膜(覆盖和保护大脑和脊髓的组织外层)内,以捕捉更好的信号。但这些方法需要风险更高的手术。“有趣的是,NeuCyber显然能够即使通过硬脑膜也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从而解码特定的单词,”他说。

从3月份开始的ALS患者试验是Beinao-1芯片的第三次人体试验。开发者在新闻稿中称这些试验为“世界上首批半侵入式无线脑机接口在人脑中的植入”。截至5月份,已经进行了两次以上的试验,总共有五次。

**清晰的雄心**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在技术突破方面的比较很常见。脑机接口技术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起步。几十年后,奥巴马政府于2013年启动了“脑计划”,自此投资超过30亿美元,资助了1000多个神经科学技术项目。总部位于纽约的Synchron公司是第一家于2021年7月开始人体试验的公司。三年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开发的一种新的脑机接口系统将ALS患者的脑信号转化为语音,准确率达到97%,该大学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是同类系统中准确率最高的系统。同年,马斯克的公司完成了首次人体试验,使参与者能够通过脑植入物控制电脑鼠标。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涉足脑机技术,但发展迅速。据中国科技部称,2014年,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国家脑机技术项目的想法,以与美国和欧洲的类似努力相媲美。两年后,脑机技术被写入了中国的五年规划,该规划概述了中国的国家重点和目标。“脑科学在中国是新兴事物,”莉莉·林说,她曾在2021年至2023年在中国顶级神经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担任研究助理。“所以,起步有点晚,但其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国家。而且国家为许多科研单位提供了大量资金,而且这种资金还在逐年增加。”

去年,政府发布了该领域研究的首个伦理准则。在地方层面,北京、上海和其他主要城市的市政府也为脑机技术公司提供了从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的支持。里森胡伯和乔治城大学的其他研究人员于2024年发表了关于中国脑机接口发展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研究人员的努力“在复杂程度上与美国和英国相当”。

“我们发现中国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与其他科技发达国家相当,并且正在努力克服障碍,以实现更高的保真度、吞吐量和更广泛的应用,”该简报称。“中国具有侵入性的脑机接口研究,虽然在历史上落后于其非侵入性研究,但已经加快了步伐,并且正在接近全球的成熟标准。”

曾在两国工作的罗敏敏说,美国在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技术方面都是“领跑者”。但是,将Beinao-1和Neuralink进行比较就像比较“苹果和橙子”,他补充说。这两个系统不仅在植入位置上不同,而且在记录的脑信号类型以及数据传输方法上也不同。中国芯片记录了更广泛的大脑区域,但每个神经元的精度较低。“总而言之,我不认为这两种产品处于竞争或排斥关系,”罗敏敏补充说。“陪审团仍在场,我们还不知道哪条路线最终会更好地造福患者。”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主要强调中国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与美国公司如Neuralink的竞争态势,突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整体基调偏积极。

原文地址:China is catching up to the US in brain tech, rivaling firms like Elon Musk’s Neuralink
新闻日期:2025-07-20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