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福教授寻觅失落的中文打字机“明快”
2010年,汤姆·穆兰尼在伦敦郊区发现了一台中国打字机。一位女士告诉他,她即将翻新房屋,这台打字机需要一个新的归宿。
穆兰尼博士是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历史教授,多年来他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中国打字机。这些神奇的机器能够打印数千个汉字,同时又足够小巧,可以放在桌子上。
这台重达50磅的金属框架和杠杆的打字机,是正在消亡的物种之一。如果他不拯救它,它是否会最终被送往废品堆?
于是,它被装进了一个手提箱,并被带回了加利福尼亚,加入了穆兰尼博士不断增长的亚洲语言打字设备收藏。
但有一台打字机,穆兰尼博士几乎不抱任何找到的希望:那就是“明快”。这台机器由一位古怪的中国语言学家兼发明家在曼哈顿制造,其机械原理是现在几乎所有人用来输入中文的系统的前身。
只生产了一台——原型机。
“这是唯一一台,”他最近说,“尽管我不断地打电话、跟踪,但它绝对、百分之百地消失了。”
穆兰尼博士对笨重打字设备的痴迷始于2007年,当时他正在准备一个关于汉字消失的演讲,并发现自己正在思考一切的崩解。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据估计约有10万个——有数百个已经没有人知道如何发音。它们被清晰地写在古籍中,但其声音,甚至其含义,都已经遗失。
坐在办公室里,穆兰尼博士惊叹于印刷品中看似永恒的东西竟然会被遗忘,他陷入了一个精神上的兔子洞。
他认为,制造一台包含历史上所有手写字符的打字机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有些字符必然会被选中,而另一些则会被遗漏。他靠在椅子上问自己:他是否还记得曾经见过中国打字机?
两个小时后,他躺在办公室的地板上,查看此类设备的专利文件。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已经制造了几十种不同的中国打字机。每一种都是发明家对如何将数千个字符融入一台机器而不使其无法使用的尝试——是他们关于语言思想的物理体现。这些打字机数量不多,现在也越来越稀有,就像大多数过时的技术一样。
穆兰尼博士对此着迷不已。
那个夜晚变成了几个月的研究,进而变成了多年的寻找,中国打字机成为了他的历史专业领域之一。
他给陌生人打电话,给私人收藏家留言,这些人是他从互联网上留下的微弱痕迹中怀疑拥有打字机的人。他仔细研究了Ancestry.com,寻找特定机器最后一位已知所有者的近亲。他打电话给博物馆,问道:“你们有没有中国打字机?”
有时,他们会说是的。特拉华州的一家私人博物馆碰巧拥有一台幸存的IBM中文打字机,这种打字机只生产了两三台。旧金山的一家中国基督教教堂有人联系他说,他们拥有一台他们正试图摆脱的打字机。穆兰尼博士把它接手了。
然后是北加利福尼亚州的那位先生,他保留了两台日本打字机——和中国打字机一样稀有——几十年。“他看着我说,‘你的后备箱够大吗?’”穆兰尼博士回忆道。刚刚好。
穆兰尼博士把那些打字机带回了家,还有伦敦的那台打字机以及其他类似的打字机,因为他开始意识到,他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唯一知道这些机器是什么、真正了解它们故事的人。他可能是站在这些机器和遗忘之间的最后一件事物。
“明快”在中国打字机的小圈子里是传奇。
它是由中国语言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林语堂发明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担心,如果没有某种将笔墨字符转化为易于复制的文本的方式,中国将在技术上落后——甚至可能被外国势力摧毁。
制造打字机的尝试通常会因为将大量的字符塞进一台机器中而失败。
林语堂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巧妙的系统,安装在一个看起来像大型西方打字机的机器中。但是,当你敲击键盘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任何两个按键,代表字符的片段,都会移动机器内的齿轮。在一个中央窗口中,林语堂称之为“魔眼”,最多会出现八个包含这些片段的不同字符,打字员可以选择正确的字符。
林语堂用72个键就可以打出数万个字符。穆兰尼博士说,这几乎就像林语堂发明了一个只有一个键的键盘,却能够打出整个罗马字母表。
他将他的机器命名为“明快”,大致翻译为“清晰而快速”。
林语堂当时与他的妻子和孩子住在曼哈顿上东区,他聘请了一家纽约机械公司制造原型机,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向雷明顿打字机公司的管理人员展示了该原型机。
但失败了,机器在关键时刻发生了故障。
林语堂破产了,原型机被卖给了布鲁克林的排字机公司Mergenthaler Linotype。
据穆兰尼博士所知,那是该机器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Mergenthaler Linotype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个时候搬迁办公室时,该机器就消失了。
穆兰尼博士在他的2017年出版的《中国打字机》一书中写道,他认为“明快”很可能最终被送往了废品堆。没有合适的人在那里拯救它,讲述它的故事。
今年一月,珍妮弗和纳尔逊·费利克斯夫妇在纽约州马萨佩夸的家中整理自费利克斯女士的父亲五年前在亚利桑那州去世后一直存放在仓库里的箱子。他们正在查看纸板箱中的一个木箱。“这是什么?”费利克斯女士问她的丈夫。
他曾在亚利桑那州看过箱子。“哦,”他说,“那是那台打字机。”
她打开了箱子,意识到这不是一台普通的打字机。键盘上的符号看起来像中文。费利克斯先生经常在Facebook上买卖物品,他迅速找到了一个名为“我的打字机值多少钱?”的群组,并发布了一些照片。
然后他们把它放在一边,开始处理其他事情。一个小时后,费利克斯先生查看了他的帖子。
有数百条评论,许多是用中文写的。人们不停地标记一个名叫汤姆的人。
这对夫妇互相看着。“汤姆是谁?”
穆兰尼博士当时正在芝加哥发表演讲,这时他的手机开始响起——砰、砰、砰。
在他漫长的追寻中遇到的那个小圈子里的人们正在发出数字信号弹,紧急地试图引起他的注意。
他一看到帖子,就知道他看到的是什么。那是“明快”。
但他并没有欢欣鼓舞。他没有松一口气。他感到恐惧。
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并在他能够拿到它之前就把它卖掉了怎么办?
有人可能会在eBay上点击一下就买走它。他们可能会把它做成咖啡桌。把它拆开,做成蒸汽朋克耳环。它就会消失,就这样。
他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条评论,要求发帖人立即与他联系。经过几个小时的疯狂等待,他得到了回复,第二天他和费利克斯夫妇通了电话。
他告诉他们“明快”的故事。他说,虽然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处理它,但他希望他们考虑把它卖给博物馆。他担心如果它在拍卖会上出售,它就会消失,成为一位石油大亨度假屋中的战利品。
费利克斯女士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困惑。这只是一台地下室里的打字机。
但穆兰尼博士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已经遗失了半个世纪,”她说。“我们不希望它再次遗失。”
“对我来说,它只是一台打字机,”她继续说。“但对其他人来说,它是历史;它是一个故事,一段生活,一件珍宝。”
穆兰尼博士发现费利克斯女士的祖父道格拉斯·亚瑟·荣格是Mergenthaler Linotype的机械师。很可能,当公司搬迁办公室时,他把机器带回了家。
然后它传给了费利克斯女士的父亲,十多年来,他一直把“明快”带在身边。
“这就是我爸爸决定保留并在他们搬家时带到全国各地的东西,”费利克斯女士说。
为什么在他从自己的父亲那里继承的所有东西中,他会抓住这台打字机不放呢?她不知道。但她觉得这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选择:“明快”不会被意外地打包。它重达50多磅。
今年四月,这对夫妇做出了决定。他们将这台机器以未公开的价格卖给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该图书馆在一位私人捐助者的帮助下收购了它。
今年春天,“明快”回到了美国。当它从箱子里被抬到斯坦福大学仓库的地板上时,穆兰尼博士躺下来看着它。
这位历史学教授可以看到它充满了复杂的机械装置,比他见过的任何其他打字机都要精致得多,他开始想象工程师们如何帮助他理解它——也许可以揭示林语堂先生在1947年发明一台他认为可以拯救中国的机器时,他的脑海中发生了什么。也许他们甚至可以建造一台新的。
穆兰尼博士趴在地上,开始思考。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讲述了一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文打字机被发现并最终被斯坦福大学收藏的故事,体现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和贡献。作者对这段历史和相关人物抱有积极的态度。
原文地址:A Professor’s Search for the MingKwai, a Lost Chinese Typewriter
新闻日期: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