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险投资为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开辟新融资通道”
面对股市低迷、前景黯淡且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受到认可的情况,中国一些生物科技公司在创新疗法上找到了新的赚钱方式。他们与美国的风险投资家合作,创建专注于有希望的药物化合物的新美国公司,并确保在这些治疗方法成功时获得回报。
根据咨询机构L.E.K. Consulting的数据,这一模式已导致2024年至少出现了五家新成立的位于美国的生物科技公司,而在此之前,只存在两家此类公司。
“这是中国生物制药领域以及风险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最活跃的讨论之一。”上海L.E.K. Consulting的中国及大中华区合伙人兼医疗健康负责人如此表示,“由于之前宣布的一些引人注目的交易,那些此前没有考虑过这种做法的人现在也可能被引入交易中。”
这一模式源自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资金环境的紧迫性。尽管它们正着手开发治疗包括哮喘和减肥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创新疗法,但香港股市对收入预期较低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短暂上涨之后,却因糟糕的表现而降低了投资者的兴趣,并最终关闭了首次公开募股的大门。
创建“NewCo”模式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一条不同的融资途径,而不是直接将资产授权给大型西方制药企业——这是另一种在海外发展业务的常见方式,但会限制其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未来潜在收益的曝光度。
以中国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恒瑞医药为例。公司在2023年将其哮喘药在中国以外的权益卖给了名为Aiolos Bio Inc.的新设美国公司,交易价值2500万美元,随后GSK PLC以高达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iolos,而恒瑞却错失了一次大额回款机会。
这次经历让恒瑞变得明智起来。当今年建立一家名为Kailera Therapeutics的公司时,围绕其几个GLP-1减肥药物候选,公司保留了接近20%的股权,并从恒瑞获得了1.1亿美元的前期费用用于授权这些化合物给新成立的公司Kailera,该公司以4亿美元的资金基础融资吸引了RTW Investments LP和其它投资方。
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NewCo”模式为他们利用中国产出的科学成果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同时,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借助西方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和网络加快临床试验的进程以及谈判过程。“如果制药企业发现具有吸引力的资产来填充其管线,那么同样可以围绕这些资产建立新公司。”
RTW的投资主管表示:“这次交易与多个竞争者进行比较而言,是相对有竞争力的。”创建全球生物科技企业并将其在中国上市“目前对于99家中的每100家公司来说并非一个实际可行的选择。”他补充道。
NewCo初创公司的交易模式,比传统的授权协议更复杂且更具结构性,在整个生物制药领域并不新鲜。这样的例子包括拜尔斯多夫、强生等公司,它们在从自家产品线中衍生的初创公司上市或被收购后收获了丰厚回报。
一些观察者认为,中国出现NewCo交易表明该国生物科技行业的成熟——拥有竞争性资产的公司能够通过谈判获得更好的条件。旗舰生命科学投资者,包括OrbiMed Advisors、Third Rock Ventures LLC等,对此也提供了支持和参与。
新的模式引发越来越多投资人的兴趣。近期,两家从中国公司授权药物并各自成立新公司的初创企业迅速被一家名为X公司收购。该公司在9月份筹集了3.7亿美元的融资资金。“这一趋势反映了中国企业愿意积极参与全球临床开发,并对其资产的海外潜力充满信心。”渣打银行亚洲医疗保健研究主管告诉路透社。
在某些情况下,制药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可能会竞标同一资产,从而加速交易过程。也有一些情况是“NewCo”从被大型跨国药企忽视的早期阶段药物候选中挑选出,希望等到资产发展成熟后再售出。“这是一举两得的局面。”生物技术投资者魏鹏表示。
然而,通往回报的道路并非总是如GSK与Aiolos交易般获利丰厚。业内人士警告说,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实际价值将取决于他们在全球试验中生成的临床数据的质量。
“这取决于一年或两年内是否能看到良好的退出,并且中国资产继续展现出色的表现。”L.E.K. Consulting负责人补充道。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5
原因:
尽管文章中提到了中国生物技术公司面临的资金困境和市场挑战,但它主要着眼于这些公司通过与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合作的新兴模式来克服困难,并获得了成功案例。文章赞扬了这个新模式的创新性和对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未来的积极影响,例如: * 强调了新模式为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绕开了香港股市的困境。 * 介绍了许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恒瑞医药与凯勒拉疗法合作,展现了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实力和潜力。 * 指出这表明中国生物技术行业正在成熟,并且能够推动积极的全球化发展。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文章对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及其未来前景的正面展望,因此得分相对较高。
原文地址:US Venture Capital Opens Path to Funding for China Biotech Firms
新闻日期: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