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印度扩张受阻,中印紧张关系致高管签证难办**

尽管面临印度政府的阻碍,比亚迪仍在积极推进其在印度的扩张计划。由于2020年中印士兵在喜马拉雅边境地区的冲突导致两国政治关系恶化,比亚迪等大多数中国公司的高管都无法获得印度签证,这使得比亚迪不得不选择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尼泊尔的加德满都,甚至远至新加坡等地举行董事会会议和高级别商务洽谈。

据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印度公司的总经理自离开其在钦奈的办事处后,一直未能获得工作许可。尽管政府方面努力促成其旅行,但仍未果。据悉,张先生于2021年在比亚迪深圳总部工作,今年则调往东京,并在日本负责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市场。

对于制造商而言,实地业务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快速决策、解决生产力问题以及建立社区联系。印度方面对此也采取了相对冷淡的态度。今年3月,印度代表团计划参加在深圳举行的比亚迪汽车经销商大会,但由于包括比亚迪印度员工在内的大部分参与者未能获得签证,该计划被迫缩减。比亚迪印度代表拒绝置评。

尽管运营困难重重,比亚迪仍然受到印度消费者的欢迎——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几乎与2024年全年持平。然而,印度官员明确表示,他们对比亚迪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印度商业部长曾表示,出于对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印度对比亚迪的投资计划说“不”。

此前,印度已经拒绝了比亚迪与当地公司合作投资10亿美元建厂的计划。这使得这家中国公司无法获得对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减免,而获得该减免的前提是在印度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特斯拉的经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会见了印度总理。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本月在印度开设了第一家展厅,预计最早将于8月开始交付。特斯拉没有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的计划,这意味着其整车进口将面临高达110%的进口税。

对于比亚迪而言,拓展海外市场至关重要。由于中国国内需求停滞不前,且该公司因价格战而受到北京方面的批评,比亚迪将今年的销量目标定为550万辆。然而,由于无法在印度投资建厂,比亚迪只能依靠其位于南部城市钦奈的组装厂来满足当地需求,该工厂的年产能为1万至1.5万辆。该公司在印度销售的大部分汽车也依赖进口,但高额关税——旨在保护国内企业——实际上使车辆成本翻了一番,而且印度限制进口数量,除非该车型获得了当地的道路安全认证。

尽管中印关系有所缓和,但专业签证的限制是否会解除,以及比亚迪是否会被张开双臂欢迎,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也有初步的进展迹象。本月早些时候,印度开始允许中国公民再次申请旅游签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比亚迪在印度扩张受阻的情况,由于中印关系紧张,比亚迪高管无法获得签证,投资计划受阻,面临高额关税等问题,对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前景持负面态度。

原文地址:BYD Runs India Expansion Remotely as China Tensions Shut Out Top Brass
新闻日期:2025-07-28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