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支出创近二十年新高**

随着中国政府在创纪录的预算赤字下,将重点放在刺激消费以缓解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其政府支出正转向社会福利,达到了至少一代人以来前所未见的程度。最新的证据出现在周一,中国宣布将开始向有孩子的家庭提供全国性的现金补贴,以鼓励夫妻生育。尽管北京正在减少预算内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涵盖从医疗保健到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支出的费用在今年上半年攀升至近5.7万亿元人民币(7950亿美元),为2007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彭博社基于中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计算,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4%。

随着高层官员准备在本月会面,以确定今年剩余时间的经济议程,同时与华盛顿的贸易紧张关系持续,当局可能会重申其优先支持国内需求的承诺。在一般公共预算下,这项支出的增幅几乎是财政支出增幅的两倍。该账户是政府四个财政账簿中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基础设施支出(用于道路、铁路和机场等成本)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5%。

在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威胁中国数百万个工作岗位,并给中国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压力后,财政优先事项发生了转变。根据官方新华社的报道,根据新的育儿补贴政策,政府将为每个三岁以下的儿童每年支出3600元人民币。花旗集团估计,2025年下半年的一次性支付总额将达到1170亿元人民币,而摩根士丹利则估计该计划的年度成本为1000亿元人民币,假设每年约有900万新生儿。

尽管中国国家主席过去曾反对大规模向家庭发放补贴,认为这会造成“福利主义”,但近几个月来,中国通过加大政府对家庭的支持力度做出了回应。部分目标是为了在美国关税的背景下提振国内需求,这些关税已导致中国对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出口今年大幅下滑。华侨银行亚洲宏观研究主管谢栋铭表示:“更好地支持人民的福祉将有助于提振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中国本月在西藏启动了一项1.2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型大坝建设工程,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谢栋铭表示,即使基础设施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支持作用”,但未来基础设施扩张的空间将略有缩小。与民生相关的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增幅最大,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近8%。中国央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二季度就业情绪指数跌至历史新低,表明政府需要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援助。

教育支出增长5.9%,医疗保健支出增长4%。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年度新增债券额度的使用有所放缓。彭博社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数据计算,各省今年已发行约56%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低于2024年之前的五年1月至7月的平均水平61%。此前,刺激增长的首选方式是投资于道路、铁路或工业园区等领域,其中大部分由省级政府完成。

相反,政府今年加快了主权债券的发行,主要用于弥补日常公共支出的预算缺口。中国各省还在前七个月出售了大量债券,以再融资其所谓的隐性债务,因为北京试图控制地方财政恶化带来的信贷风险。政府借款对于补充中国多年房地产下滑造成的国库空虚至关重要。上半年,包括房地产税和契税在内的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6%至9753亿元人民币。

各省在此期间从土地销售中获得1.43万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尽管6月份由于一些大城市的市场复苏而反弹超过20%,但仍收缩了6.5%。然而,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警告说,“土地销售收入改善的可持续性”并维持了他们对政府土地销售收入可能在今年进一步下降高达10%的预测。上半年,税收总收入同比下降1.2%至9.2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车辆购置税等交易征收的收入出现两位数下降。包括使用国家控制的资源和资产的补偿以及罚款在内的非税收入增长3.7%至2.27万亿元人民币。财政部一位官员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罚款收入有所下降,但非税收入仍在增长。

1月至6月,车辆购置税收入同比骤降%,是所有类别中降幅最大的,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多。华创证券分析师张瑜等人在周五的报告中写道,车辆购置税收入的下滑表明政府决定将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的征税暂停至2027年,这一决定的影响正在显现。他们表示,从燃料汽车的转变也减少了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消费税的收入。华创证券估计,由于转向替代能源汽车,政府每年在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方面的总收入损失为2650亿元人民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增加,以及为刺激消费而采取的措施,如现金补贴和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这些政策导向都显示了中国政府积极应对经济挑战,改善民生的努力。作者在报道这些内容时,整体基调偏向肯定。

原文地址:China Social Spending Hits Highest Level in Nearly Two Decades
新闻日期:2025-07-29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