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扩张或致产能过剩, 气候目标面临挑战**
根据全球能源监测(Global Energy Monitor)的报告,中国拟议中的煤矿开发项目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阻碍气候目标的实现。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致力于推广清洁能源利用的研究机构指出,中国各地有超过450个煤矿项目正在开发中,其中近40%处于建设或试运行阶段。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其总产能将达到每年13.5亿吨,超过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这两个最大的发电和炼钢用燃料出口国的现有产能。
中国在煤炭方面的雄心壮志,对自身乃至全球的气候目标构成了威胁。全球能源监测表示,中国占全球拟议煤矿产能的60%,仅其煤矿建设就将产生全球计划项目中80%的甲烷排放量。在20年内,甲烷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80多倍。
全球能源监测项目经理多萝西·梅表示:“如果不大幅缩减新增煤矿产能的计划,世界可能会看到大量强效甲烷排放,这将使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煤矿建设存在重蹈2012年至2015年产能过剩覆辙的风险,当时的情况导致煤炭价格暴跌和资产搁浅。拟议产能中近一半仍处于早期规划阶段,可能仍会被取消。但北京方面2024年发布的一项指令,要求到2030年建成3亿吨的储备煤矿产能,这促使包括内蒙古在内的地方政府加快审批速度以完成配额。
在全球范围内,2024年新增煤炭产能1.05亿吨,比上年下降46%,为至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仍有超过850个新的煤矿或扩建项目正在30个国家进行中,其中包括印度的3.29亿吨和澳大利亚的1.65亿吨。这一趋势进一步危及全球气候目标。联合国表示,到2030年的十年内,煤炭产量需要下降75%,国际能源署则呼吁减产39%。全球能源监测表示,目前的产量趋势正在扩大实现这些目标的差距,这意味着根据联合国和国际能源署的设想,每年煤炭产能的淘汰量需要超过新增量。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煤炭产能扩张对气候目标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虽然也提到了部分煤矿项目可能被取消,但整体基调偏负面,暗示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不足。
原文地址:China’s Coal Pipeline Risks Creating Glut, Blowing Climate Goals
新闻日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