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心结束价格战,应对贸易挑战**
面对与贸易伙伴日益紧张的关系,中国最高领导层强调,将采取措施减少经济中的过度竞争。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支持一项旨在解决通货紧缩和贸易摩擦根源的行动。
据新华社周三发布的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承诺加强对关键产业产能过剩的管理,并规范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方面的行为。领导层表示:“我们将依法处理企业间无序竞争问题。”
大约一小时后,新华社又发布了习近平的讲话,他呼吁“打破内卷”。“内卷”指的是由产能过剩引发的恶性竞争,导致人们过度劳动,收益却递减。习近平在一次面向非中共人士的研讨会上发表了上述评论。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高级别的信号,表明‘反内卷’绝对是当前的政策重点。监管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承诺,是对内卷问题根源的精准诊断”,但他补充说,很难预测北京能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走多远。
习近平本月早些时候警告说,地方政府不应一窝蜂地涌入新兴产业,以免加剧产能过剩和价格战问题。过去,地方官员为了吸引投资者,常常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导致热门行业产品过剩。
通常情况下,由24名成员组成的政治局会在7月底召开会议,讨论下半年的经济政策。而本次会议召开前几小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在斯德哥尔摩结束了会谈,旨在延长可能切断双边贸易的高额关税的90天休战期。
由于出口和政府对消费支出和投资的支持,中国经济在面对美国关税时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但通货紧缩的压力正在加剧,高层官员呼吁结束价格战,因为价格战正在加剧公司利润和工资的下降。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也批评中国过剩的制造业产能。
政治局赞扬了中国经济今年所表现出的“巨大活力和韧性”,并表示官员将专注于落实现有的促增长政策。此外,与三个月前会议声明中“在适当时候”降息的措辞不同,本次会议声明中删除了这一提法。高盛集团经济学家在一份会议后发布的报告中写道:“政策制定者似乎对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并且近期不太倾向于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措施。”
他表示:“我们认为,如果增长面临强劲阻力,政策制定者仍会保留采取渐进式和有针对性的宽松政策的可能性。”
事实上,高层领导在会议上承认“风险和挑战依然严峻”,并承诺加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预测性。会议纪要显示,“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保持稳健,必要时应予以加强”,并承诺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货币政策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并降低借贷成本。
政治局还宣布,党的下次重要会议——即四中全会——将于10月召开,但未确定具体日期。这次由约400名共产党精英参加的闭门会议将有助于制定北京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以应对国内外经济风险。
自从4月份政治局在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达到顶峰时举行的会议以来,北京的论调已经发生了变化。当时,高层官员准备制定应急计划,以防范外部冲击。他们承诺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持经济和稳定就业,同时表示在几周前承诺增加预算赤字后,将采取耐心的方式进一步刺激经济。
今年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年度扩张目标。随着美国总统对北京的态度有所缓和,中美两国最近放松了一些针对彼此的惩罚性措施,例如对某些低端芯片和稀土磁铁的出口管制。
这使得北京能够为未来的任何经济放缓保留主要的刺激措施。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 NV)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学家表示:“政策立场将保持宽松,但鉴于我们上半年的增长强于预期,并且中美贸易休战协议很有可能延长,因此眼前的紧迫性可能并不高。”
近年来,经济学家将中国的决策描述为“反应式”,因为官员们试图在维持增长和控制债务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北京通常会尝试注入足够的刺激措施,以确保实现其扩张目标。
本季度的经济表现对于决定释放多少以及何种类型的支持至关重要。政治局要求官员稳定就业、企业和市场,并“努力实现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报告称,除了扩大商品支出外,还应培育服务消费的新增长动力。国内需求仍然容易受到房地产市场下滑以及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低迷的影响。
政府一直在预先安排基础设施支出,以抵消特朗普关税的影响。此外,政府还实施了降息,并向银行系统增加了长期流动性。
最近,由于经济持续表现良好,央行已开始发出不那么鸽派的信号,并在最近的声明中放弃了之前关于在适当时候降息的承诺。相反,央行正在密切关注已实施措施的影响。财政部长周三表示,重点将放在实施计划中的政策上。虽然他没有提供关于新措施的指导,但财政部和地方政府在未来几个月仍有数万亿元的年度债券发行额度,以支持经济增长。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政府解决经济问题的决心和已经采取的措施,如加强对产能过剩的管理、稳定就业和市场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经济展现出的活力和韧性,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的可能性。这些内容表明作者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因此正面情绪较强。
原文地址:China Makes Ending Price Wars a Top Priority Amid Trade Woes
新闻日期: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