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上市规则助力火热市场保持活力**
香港交易所对上市规则的调整,有望延长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的火热态势。交易所放宽了对大型中国公司在港上市的最低公众持股量要求,并确保机构投资者在热门IPO中获得大部分股份,这些举措旨在鼓励更多公司——特别是那些已经在mainland China交易股票的公司——在香港上市。新规已于本周生效。
这些调整旨在鼓励更多公司,特别是那些已经在mainland China交易股票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并为大型机构投资者预留足够的股份。此举旨在帮助香港的上市市场(预计今年将翻一番,超过220亿美元),延长涨势,并巩固其作为亚洲首屈一指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策略师表示:“这通过促进价格稳定和更准确的估值,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健康的IPO市场,最终使IPO领域和更广泛的香港股市受益。虽然散户投资者可能因配额减少而受到损失,但改革也保护他们免受过度零售需求可能造成的剧烈价格波动。”
这些规则也代表了香港为巩固其作为上市目的地的地位而做出的最新努力。此前,香港允许一些公司秘密提交申请,对于已经在mainland China交易所上市的大公司,香港承诺将上市申请流程加快至30天。交易所还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内容是关于是否将已在China交易的发行人在香港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量要求进一步降低至5%。此前,交易所宣布,在香港进行IPO时,所需的最低股份百分比将从15%降至10%。
Aletheia Capital的China策略师认为,使这项措施奏效的关键是将这些优惠限制在大型公司。他表示,低公众持股量要求“可能会给小型公司带来问题,因为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可能会变得非常低,从而引发担忧。如果公司规模足够大,公众持股量要求就没那么重要了。”
交易所规则的另一项重大变化涉及香港为确保散户投资者不会在热门IPO中吃亏的特殊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如果散户投资者的需求足够高,就会触发所谓的“回拨机制”,该机制通过重新分配原本分配给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来增加散户可获得的股票数量。交易所将分配给散户投资者的最高股份比例从目前的50%降至35%。交易所最初曾提议将其降至20%,但最终有所妥协。
交易所12月份的一份文件中表示,此项调整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簿记建档期间首次公开募股定价过高的风险,因为这可能导致上市后价格暴跌的风险增大。例如,在某公司在香港首次亮相时,围绕该公司的炒作非常激烈,以至于证券监管机构限制了融资融券,并对在该交易中最为活跃的券商展开了调查。Phillip Securities (HK) Ltd.董事称,由于分配给散户投资者的份额减少,其公司的交易佣金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他表示,交易所必须在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今年,受包括电池巨头某公司的重磅交易在内的一系列China公司在香港额外上市的推动,新股上市推动了香港的复苏——这是2025年全球同类交易中规模最大的一笔。这帮助香港重夺世界第一的宝座,扭转了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长达数年的低迷局面。
现在的诀窍是延续这一势头。Ashurst律师事务所亚洲企业交易业务主管表示,他们需要采取量身定制的方法,以确保香港仍然具有吸引力,他指的是新的公众持股量要求。“许多投资者仍处于观望模式,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将资金调回亚洲。”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强调了香港交易所的新规对IPO市场的积极影响,包括吸引更多公司上市、促进价格稳定、巩固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等,整体基调偏正面。
原文地址:HK’s New Listing Rules Seen as Helping Hot Market to Stay Hot
新闻日期: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