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储蓄著称,但许多人正深陷债务泥潭。
中国政府希望人民更多消费,减少储蓄,甚至鼓励他们承担更多债务,这一切都是为了拯救已持续四年的经济颓势。
今年三月,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敦促银行扩大消费贷款,提供更灵活的还款条件。上个月,决策者承诺提供“创新”金融服务,以刺激消费。
然而,许多中国消费者对此持谨慎态度,因为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人面临债务违约的困境。
从2021年到2024年,由于房价大幅下跌,人们感到恐慌,纷纷将钱存入银行,中国家庭总储蓄增长了50%。与此同时,家庭无力偿还的贷款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对于北京而言,扩大信贷渠道似乎是刺激经济的权宜之计。然而,这种鼓励消费者借贷的做法,可能会加剧个人债务危机。许多借款人,尤其是年轻人,正陷入债务循环,这主要是由于金融知识匮乏、青年失业率高企以及工资停滞不前所致。
那些身陷债务循环的人群形形色色,包括工厂工人、年轻的职场人士和零工经济从业者。他们勉强维持生计,同时生活在对违约、催收电话以及巨大羞耻感的恐惧之中。
我采访了一位在上海工作的27岁科技行业从业者,他表示自己经常从一个在线消费金融应用程序借款,以偿还欠另一个应用程序的债务。他说这种焦虑令人难以承受。“我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中,”他说道,并要求我只使用他的姓氏夏。我采访的其他三个人也要求匿名,因为他们害怕政府的报复。
中国经济正日益分化。富裕的人为了应对不时之需而增加储蓄,而贫困的人则别无选择,只能承担债务。
中国央行最近对50个城市的2万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季度调查显示,消费者的悲观情绪日益加剧。他们对工作保障的看法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消费意愿也降至新冠疫情高峰期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研究咨询公司Gavekal Dragnomics估计,去年约有2500万至3400万人拖欠个人贷款,是2019年的两倍。如果包括逾期但尚未违约的贷款,面临风险的借款人数量将膨胀至6100万至8300万。这相当于15岁及以上总人口的5%至7%。
与美国一样,违约会严重损害中国的个人信用记录,使人们无法获得未来的借款,并严重限制其向上流动的机会。但由于中国缺乏正式的破产制度来让个人摆脱债务,这种惩罚性影响可能会加剧。
对于许多负债累累的个人来说,承担更多贷款是一种生存手段,而不是消费。
上海的科技行业从业者夏先生表示,他从大学期间就开始通过支付宝的花呗支付服务借小额贷款,以支付基本开支。2019年毕业后,他的债务迅速膨胀,达到7000多美元的峰值,如果他有稳定的工作,这笔钱是可以控制的。但他表示,自毕业以来,他有一半的时间处于失业状态。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经济学家史宗瀚表示,在中国,网上获得消费贷款很容易,可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都设有贷款门户。他们与国有银行合作,这些银行渴望向消费者放贷,因为房地产崩盘侵蚀了他们的业务。网上贷款的利率通常高于信用卡,而且在中国,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信用卡更为普遍。
贷款广告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在送餐应用程序上订购外卖时,用户会被问及是否想借钱支付餐费。
夏先生说,获得贷款通常只需要提供基本的身份和就业信息,资金几乎可以立即发放。
尽管自2018年以来一直负债累累,但夏先生表示,他对利息或信用评分如何运作知之甚少。我采访的四位借款人都无法告诉我贷款的利率或服务费。
但他们都表示自己有焦虑、抑郁或失眠。其中一位是重庆的一位26岁的外卖员,凌晨4点给我发邮件,因为他压力太大睡不着觉。
另一位因多次创业失败和长期失业而背负22万美元债务的男子告诉我,他曾考虑过跳楼。他和他的妻子都已年过三十五,在过去的两年里几乎没有收入,而且自从他们被告知年龄太大以来,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这位姓邵的男子表示,他在6月10日错过了一笔贷款支付。第二天上午9点,催收人员不停地打电话。
“这些电话旨在恐吓和侮辱,”他说。“他们想迫使你想办法偿还,无论是承担其他贷款还是向亲友借钱。”
他通过阅读网上论坛上其他像他一样的人的经历,以及与在催收公司工作的朋友交谈,做好了心理准备。尽管如此,压力还是难以承受。
邵先生还没有经历过许多人认为最糟糕的部分:公开羞辱。催收人员会开始从借款人的电话联系人列表中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这种策略原则上是被禁止的,但仍然被广泛使用。
许多借款人在违约之前很久就感到羞耻。社会价值观正在转变,但经历过艰难时期的老一辈中国人往往会严厉地评判年轻人。
在听完我的关于这个话题的中文播客节目后,一位女商人给我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我们的中国美德——勤奋、节俭和量入为出——都到哪里去了?”
但其他人反驳了指责债务人的说法,认为问题在于中国的信贷体系。
一位播客听众评论说:“贷款机制是一个蜜罐,其设计正是为了在普通人最虚弱的时候抓住他们。”
另一条评论用一个中国成语将北京的消费贷款推动比作“饮鸩止渴”,认为这无助于解决消费疲软的根本原因——经济困难和社会保障不足——而只是通过鼓励寅吃卯粮来推迟不可避免的结局。
决策者已经提出了诸如“信用修复”计划等建议,以帮助违约者重新获得贷款,但分析人士表示,这可能需要时间才能建立。当局还将催收人员限制为每人每天最多拨打三个电话,并禁止在非工作时间拨打电话。尽管如此,针对催收人员的投诉正在飙升,这表明执法力度薄弱。
而且,如果没有个人破产制度,就几乎没有办法解除债务。拖欠贷款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的印记。
对消费债务的绝望感非常普遍。
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上,一个名为“躺平青年”的账号就像一个为债务人提供的在线支持会议室。在直播期间,这位30岁的主持人会宣读那些表示自己沉迷于网络借贷的人的忏悔。他最重要的建议是:告诉你的父母,并立即寻求帮助。
该账号拥有超过100万的粉丝。一个敦促所有网络借款人观看视频的话题在社交媒体网站微博上吸引了1.7亿的浏览量和超过7万条评论。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6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中国个人债务问题,强调债务违约人数上升、信贷体系存在缺陷、催收手段不规范等负面现象。虽然也提到了政府的应对措施,但整体基调偏向负面,突出了债务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压力和风险。
原文地址:China Is a Nation of Savers. Many Are Drowning in Debt.
新闻日期: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