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潮流驱动消费热潮:解读背后的文化与经济现象**

过去一年,手机上不断涌现的潮流让我感到困惑,即使是那些看似无害的事物也让我摸不着头脑。“Labubu”究竟是什么?它是一个品牌,还是一种新型糖果?Benson Boone又是谁,他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衰老的迹象:我不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了。但事实上,年轻人和他们的长辈一样,对许多他们(以及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接受的事物感到困惑。在社交媒体上,青少年和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困惑已经成为一种迷因,用户在各个平台上发布着令人费解的潮流清单:迪拜巧克力、Love Island、Pretty Little Baby、月光冰淇淋。

如果你对这份清单上的任何东西都一无所知,别担心,因为了解它们也无助于你理解潮流的本质。这正是当前潮流环境如此令人困惑的原因之一:这些事物背后的故事——无论是产品存在的原因,还是这么多人如何知晓它们——似乎与其受欢迎程度并没有太大关系。事实上,其中一些事物似乎根本没有任何背景故事。

以Labubu为例,这是一系列由中国玩具公司Pop Mart销售的、带着恶魔般笑容的婴儿怪物。最受欢迎的是一个挂在钥匙链上的迷你毛绒版本。它们以“盲盒”的形式出售,售价约为28美元,这意味着在购买之前,你不知道你的Labubu会是什么颜色,或者是否会有一套衣服。这些玩具于2019年推出,其原型是美国从未发行过的一系列儿童读物中的角色。相反,它们在美国的流行似乎主要归功于泰国歌手兼演员Lalisa Manobal(韩国流行音乐超级组合Blackpink的Lisa),她非常喜欢它们,有时会将它们放在Instagram帖子中。真的,就这么简单。

然而,这足以引发Labubu销量的急剧增长,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以至于在过去几个月里,它们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买到。这种稀缺性刺激了大量仿冒品——Lafufu——的出现,许多粉丝似乎和真品一样喜欢它们。撇开Lafufu不谈,这种狂热使Pop Mart在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股价上涨了350%。当你考虑到Pop Mart已经有多么庞大时,这种增长尤其令人吃惊:它在2024年的收入接近20亿美元。

再来说说迪拜巧克力。这种巧克力棒由迪拜巧克力制造商Sarah Hamouda于2022年推出,里面填充着酥脆的糕点碎片和开心果奶油的粘稠绿色混合物。由于2023年底TikTok上一个随机的、狂喜的特写镜头,一位漂亮的年轻女性狼吞虎咽地吃着她的一块巧克力棒,她的糖果迅速走红;互联网将这种糖果简称为“迪拜巧克力”。模仿者立即涌现,并在2024年随着人们发布自己第一次遇到这种难以捉摸的糖果的经历而纷纷效仿。现在几乎所有的迪拜巧克力都与Hamouda没有任何关系,但作为一种类型,这种巧克力棒已经变得非常受欢迎,它们成功地提高了其他开心果产品的销量,提高了全球开心果的价格,并促成了Shake Shack最近推出的开心果奶昔等热门产品。或许不可避免地,现在出现了一种Labubu形状的迪拜巧克力棒。

你明白了吧。现在一切都变得有点像这样了,这与过去产品或创意进入消费领域所需要的条件有了微妙但惊人的不同。即使是最愚蠢、最随机的过去潮流,也有一些真实的解释来说明它们为何如此受欢迎。

20世纪80年代的Cabbage Patch Kids之所以风靡一时,部分原因是它们是第一批承诺孩子们可以得到一个看起来像自己的玩具的娃娃,父母们面临着找到合适娃娃的压力。20世纪90年代的Beanie Babies热潮不仅仅是母公司Ty利用人为稀缺策略来刺激玩具收藏家;它还与eBay的首次亮相有关,eBay向美国人介绍了通过在线转售收藏品轻松致富的可能性。在鼎盛时期,这些毛绒玩具占eBay销售额的10%。最近,Stanley水杯成为最新的身份象征饮水器,因为它们独特的尺寸、把手和杯架友好性的结合使它们成为妈妈级网红的热门推荐。Stanley注意到了它的新粉丝,并开始发布更多的颜色和限量版,以刺激最终演变成一场彻底的消费者狂热。

目前这批令人困惑的潮流可以说是第一个完全摆脱了传统文化起源模式的潮流,这种模式要求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方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无论多么微弱,才能达到巨大的规模。这些新潮流用社交互联网的逻辑取代了这一点:即使你没有完全接受你通过算法接收到的帖子——点赞、评论或分享——仅仅在你的滚动条上暂停观看几秒钟,就有助于将这些内容推送给更多的观众。

在这种生态系统中蓬勃发展的消费趋势首先是具有高度刺激性的。它们是奇怪的、可爱的、看起来美味的、令人震惊的或令人困惑的。长期以来,这些属性一直是帮助潮流传播的一部分,但现在它们是获得普及机会的首要条件。传统上,这种以刺激为先的宣传方式只有在向儿童进行营销时才可靠,因为他们容易受到鲜艳、可爱和甜蜜事物的吸引。毛绒动物和含糖零食现在如此频繁地成为该系统的受益者并非巧合,即使成年人推动了它们的流行。

算法提供的内容之所以有效,部分原因是它具有迷惑性,这有助于绕过冲动防御机制——辨别力、自我约束、耐心——这些是情绪成熟的标志,使我们大多数人变得更加幼稚。在2024年的一篇文章中,爵士乐评论家和音乐史学家泰德·乔亚将这种模式描述为“多巴胺文化”,即我们的在线生活被设计成首先诱导刺激的想法。“它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缺乏文化(大写的C)甚至无意识的娱乐——两者都被强迫性活动所取代,”他写道。

乔亚认为,习惯了持续不断的刺激的受众想要更多,而且是更极端的形式,以避免没有它时迅速袭来的无聊和恐惧。你不能仅仅观看你最喜欢的足球队比赛了。现在,要真正感受到什么,你需要下注。最大的趋势之一的名字中带有迪拜几乎是完美的;迪拜作为“消费主义的圣地”,被设计成没有任何意义、场所感或特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除了镀金的G级越野车、快速致富计划和沙漠中的室内滑雪场。如果多巴胺文化是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迪拜和拉斯维加斯将不得不争夺这个头衔,但我知道我的Polymarket赌注会投向哪里。

尽管这听起来很黯淡,但最近最火爆的趋势至少有一个共同因素:它们是物质的东西,需要人们走到现实世界中与它们互动。社交互联网的激励结构可能试图将我们所有人都变成无法脱离其平台的孤立的滚动僵尸,但仍然有迹象表明,大多数人想要一些至少有点有形的东西,即使他们也想要一个Labubu——公平地说,它们非常可爱。尽管科技巨头可能会尝试,但互联网无法取代物理现实,而且大多数人似乎并不希望它比现在更彻底地取代物理现实。现在的挣扎在于,现实生活被分叉成两个不再真正分离的世界,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独自努力,尽可能地调和它们。

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一种玩具或零食的新普及就像是一种信号,表明尽管存在算法隔离,但某种共识现实正在浮出水面。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似乎并不关心他们的Labubu或迪拜巧克力是否是假的。它可能无法真正取代社区,但有价值的部分只是被赋予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停止滚动TikTok并离开家。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提到了中国的玩具公司Pop Mart及其产品Labubu,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品牌和文化产品的影响力。但是文章更多的是在描述现象,所以正面评价并不高。

原文地址:TikTok Trends Are Driving Random Consumer Spending Spikes
新闻日期:2025-08-1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