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香港暴雨凸显城市极端天气风险**
欢迎收看《天气观察》,这是我们每周一期的关于地球上日益狂野的天气模式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的通讯。有反馈和预测吗?请致信。如果您还未订阅,请点击链接。
香港破纪录的暴雨为上周的一个科学会议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背景。或许太过完美,这场暴雨迫使会议的第一天改为线上举行。对于与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讽刺。组织者称这场雨是“我们的明星和不请自来的参与者”,几位演讲者修改了他们的幻灯片,直接讨论这场洪水,它淹没了道路,滞留了车辆,并引发了山体滑坡。一位丹麦气候科学家打趣说,他很感激有机会“亲眼目睹对流降水”。
这场强降雨也提醒人们,全球范围内极端降雨带来的真实且日益增长的威胁,在城市中尤为严重。城市地区复杂的地形可能会难倒天气预报员,而较高的人口密度会使更多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专门研究高分辨率天气建模的教授表示,传统的气候模型难以模拟突发性和强降雨。这给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盲点,因为正是这些详细的预测可以帮助压力测试城市基础设施和推演应急响应计划。科学家们正在用所谓的“对流解析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它采用基于物理的方法来呈现小规模过程(如局部对流降雨)的更精细视图。简而言之,它可以更好地模拟雷暴、冰雹和极端降水,以及它们未来可能如何演变。这些见解对于评估和规划香港等地区新出现的天气和气候风险至关重要,香港上周录得有史以来最高的降雨量。近年来,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和中国的广州等其他城市也出现了极端降雨。
目前,城市物理学的复杂性仍然存在疑问。例如,改变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温度对比会影响城市的天气状况,进而影响区域天气和气候系统。香港科技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部教授表示:“城市不仅是天气的接收者,它们实际上也在制造自己的天气。”
**美洲**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表示,包括从怀俄明州到亚利桑那州北部以及东至内布拉斯加州的落基山脉在内的大部分美国地区,以及8月18日至24日的气温可能高于正常水平。太平洋西北地区和新英格兰北部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接近季节性水平,缅因州北部实际上会比正常水平凉爽。该机构表示,美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将接近季节性水平,但从中西部地区的爱荷华州到伊利诺伊州,以及美国西部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将低于正常水平。
**欧洲、中东和非洲**
由前热带风暴“德克斯特”增强的高压模式本周正在欧洲蔓延热浪,导致法国、西班牙和地中海地区的气温升高。法国西南部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达到43摄氏度(109华氏度),预报员预计高温将持续到本周的大部分时间。从英国和德国到意大利和希腊,整个欧洲大陆都发布了高温和野火警告。
**亚太地区**
热带风暴“波杜尔”正在向台湾移动,预计将于周三在台湾东海岸登陆,成为台风。预计该系统在穿过该岛并重新进入较冷水域时会减弱,并将在前往中国福建省的途中。自周日以来一直停滞不前的雨带将于周二开始消散,从周末开始,气温将远高于正常水平。
研究人员表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震、火山和海底滑坡数据的改善,以及计算机建模和海底测绘的进步,海啸预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上个月末,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8.8级地震,引发海啸波向日本、智利、印度尼西亚、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蔓延,导致太平洋地区200万人被命令疏散。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环境信息中心称,据报道,日本有13人在海啸中受伤,一人在疏散过程中死亡。5米高的海浪淹没了北库里尔斯克的港口,夏威夷记录到1.2米高的海浪,较小的海浪袭击了加利福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沿海地区。尽管有所改进,但模拟海啸波及其对数千英里外人口稠密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仍然是研究人员和应急部门面临的持续挑战。南安普顿大学构造学教授莉萨·麦克尼尔表示,致命或破坏性海啸的潜在来源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受到密切监测。然而,难以确定引发海啸事件的具体地点和时间。“我们通常不知道的是,究竟是断层的哪一部分会移动,”她说。“我们对较长时间尺度的概率有一个概念,但不是在下周甚至下个月的意义上。”潜在海浪的高度和位置也取决于测深学——海底的深度、形状和结构,这是海啸破坏潜力的主要因素。麦克尼尔说,由于在浅水中收集准确的声纳数据面临挑战,因此靠近海岸线的海底数据尤其难以收集。麦克尼尔说,7月29日海啸的应对突出了2004年印度洋海啸期间吸取的教训,那次海啸以每小时超过500英里(805公里)的速度在该地区传播了30米(98英尺)的海浪。不良的数据和不充分的预警系统被认为是造成23万人死亡的原因。
日本创纪录的高温可能会威胁到主粮的供应,并引发新的价格上涨,公众对生活成本上涨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
原因:
文章主要以客观报道为主,虽然提到了中国面临的一些极端天气挑战,但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在海啸预警方面的进步,整体上正面情绪不明显。
原文地址:Hong Kong Rain Highlights Extreme Weather Risks for Cities
新闻日期: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