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利率与楼市之谜**
今年,香港面临着两个令人费解的难题:为何在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利率依然如此之低?以及为何股市上涨,楼市却持续低迷?
由于与美元挂钩,香港的借贷成本本应与美国同步。然而,自5月份以来,尽管香港金融管理局收紧流动性,但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与美国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之间的差距却持续扩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套利交易,即投资者借入港元并卖出以换取收益率更高的美元,本应能够缩小利率差距,且这种看似无风险的套利交易已持续盈利三个月之久。
对于利率差异持续存在的一种解释是,市场对套利交易的兴趣不大。多年来,一直有传言称香港的中央银行将放弃其联系汇率制度。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港元一旦脱钩,套利收益可能会瞬间化为乌有。如果金管局允许比目前7.75至7.85的交易区间更大的波动范围,情况更是如此。今年以来,其他亚洲货币(如新台币)已大幅上涨。
另一种可能性是,香港金管局对目前的Hibor水平感到满意,并对打破现状犹豫不决。尽管由于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中央银行没有正式的利率政策,但缓慢而有节制的流动性消耗仍然可以使Hibor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金管局可能希望港元不要频繁触及7.85的弱端,因为恒生指数的上涨会继续吸引对港元的需求。如果港元在狭窄区间内波动,金管局则无需干预。目前,金管局的总结余(即通过出售美元以回收疲软港元时缩减的金额)为640亿港元(82亿美元),比年初水平高出约45%。
第二个相关难题与住宅房地产有关。历史上,香港楼市与股市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这种关系最近已经破裂。尽管恒生指数牛市行情一片大好,但香港房价仍在苦苦挣扎。事实上,由于Hibor远低于按揭利率,置业供款低于租金,但楼市也未因此反弹。
一种可能性是,香港本地居民并未充分参与股市上涨,因此没有从中受益。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进行股票购买的中国内地投资者,占今年总交易额的30%。同时,香港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尚未提振本地需求,中国内地对资本的严格管制,也限制了移民将大量资金带入香港。
在全球市场徘徊在历史高位之际,投资者对最近出现的一些奇怪现象感到困惑。在美国,关税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在中国,长期的房地产低迷并未引发“雷曼时刻”,政府实际上将这个大难题掩盖了起来。因此,香港作为一个成熟的开放经济体,其资本市场与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存在一些谜团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已知的未知”领域。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10
原因:
文章提到了香港楼市的困境,以及资本管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被解读为对中国(包括香港)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
原文地址:Hong Kong Interest Rates and Housing Market Are Puzzles
新闻日期: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