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退市:中国房地产危机再探谷底**

香港——中国恒大集团的退市,标志着该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瘫痪的第四个年头,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持续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压力。这家公司曾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开发商,将于8月25日从香港证券交易所除牌,此前该股已停牌一年半,距离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企业上市已过去近16年。

此次退市之际,清盘人正在梳理账目,发现该开发商的债务负担目前约为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远高于此前披露的数字。清盘人在经过一年多的资产负债表和公司实体网络审查后,做出了严厉评估,认为其进行全面重组的机会“遥不可及”。

恒大曾经是中国房地产繁荣的象征,但它的倒下突显了市场的脆弱性,消费者信心下降、供应过剩和债务不断增加,使得房地产复苏的努力停滞不前。中国光大证券国际策略师 Kenny Ng 表示:“这是中国大陆房地产行业的一个象征性时刻。” 这种剧烈的崩溃“肯定会在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恒大的倒闭是这场危机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这场危机拖累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并引发了创纪录的陷入困境的建筑商数量。该公司于2021年12月首次在美元债券上违约,一度是中国最大的开发商,2017年巅峰时期价值超过500亿美元。尽管政府出台了刺激措施,但今年房地产销售依然低迷,促使包括高盛在内的分析师将复苏预期推迟到2026年中下旬。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数据显示,百强开发商的新房销售额已连续两个月下降超过20%。

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要求进一步出台住宅市场支持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如此,在中国经济出人意料地顶住了美国关税的压力之后,中国共产党决策机构政治局在上个月的一次会议上,没有增加房地产刺激措施。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了恒大解体的行列。周一,佳兆业集团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此前该公司未能赢得足够多的债权人对其重组提案的支持。自2021年危机开始以来,香港法院至少发出了六项针对中国开发商的清盘令。恒大的清盘仍然是最复杂的,并为其他正在经历同样过程的开发商提供了一个路线图。

该国开发商约1500亿美元的债务已经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越来越多的已经通过重组提案关键里程碑的建筑商,现在又回到了起点。融创中国成为第一家寻求第二次债务重组计划的主要中国建筑商。恒大的清盘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该公司由多个司法管辖区的3000个法律实体组成,以及在280多个城市开发的约1300个项目,清盘人表示。他们已经控制了与该公司相关的10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总共持有270亿港元的价值。

香港上市的物业管理公司恒大物业也有3000个项目。债权人尤其密切关注该部门的处理,因为该部门“代表着非常可观的潜在价值”,并且在关注方面被给予“最高优先权”,清盘人表示。清盘人表示,迄今为止,资产的实现“适度”,为2.55亿美元。不过,已有约1.67亿美元“上游”并与恒大挂钩,但利益相关者不应认为所有资金都可供该公司使用,因为所有权结构复杂。德勤此前的一项分析显示,恒大境外无担保债权人的回收率仅为3.53%。

Ng 表示:“恒大退市的消息可能会给仍在交易的大陆建筑商股票增加更多压力。” “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教训,提醒他们花更多时间了解一家公司的业务,尤其是在盈利增长过快的时候,并研究政策变化。”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7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恒大退市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困境,突出了债务问题、市场信心不足以及政府刺激措施效果不明显等负面因素。虽然是客观报道,但整体内容对中国经济形象和房地产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原文地址:China’s Property Crisis Hits New Low With Evergrande Delisting
新闻日期:2025-08-13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