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为与美国的贸易战做好准备**
悉尼国际经济编辑: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一直在为与美国的贸易战做准备。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延长了 90 天,至 11 月初,这实际上延长了贸易战的休战期,而中国已经为此准备了数年。
自特朗普 2017 年首次上任以来,美国对中国的立场已经从建设性但越来越谨慎的接触,转变为激烈的竞争甚至公开的敌对。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面临着接近 40% 的关税,这对北京的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同时还要应对国内的通货紧缩和持续多年的房地产衰退。
但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拿起红色电话致电白宫并承认失败。 事实上,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一直在推行一项摆脱对美国消费者依赖的运动,其刻意程度与华盛顿方面努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不相上下。
这意味着,即使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半,对整体经济的打击也只有 1.5%。 当然,这不是好消息,但远非灾难。
结果是: 即使经过美国近十年来遏制中国制造业实力的努力,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仍然很高。
为什么中国表现得如此有韧性? 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从清朝的最后喘息,到短暂的民国,再到毛泽东时代的混乱和改革开放的进步,一直存在一个突出的常数:为现在正在进行的斗争做准备。
它始于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当时,在受到外国入侵者的羞辱之后,中国的思想家开始致力于通过现代化来实现“自强”。
在 20 世纪 30 年代毛泽东的共产党和蒋介石的国民党之间的斗争中,毛泽东承诺有效抵抗日本侵略者,以及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社会的梦想,是他吸引力的中心。 从 1949 年开始执政后,他推行了一种强制性的工业化方法,最终导致许多中国人丧生。
道路是曲折的,但目标是坚定不移的: 避免外国威胁。“美帝国主义者一直想摧毁我们,”毛泽东警告说。
在 1976 年毛泽东去世后不久开始的改革开放时代,自强目标保持不变,但实现目标的政策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这种思想是连续发展计划背后的原因。 1983 年,邓小平推出了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旨在缩小与美国在信息技术、自动化和其他领域的差距。
**一致的目标**
1994 年,电信设备冠军华为技术的创始人任正非告诉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一个没有自己交换机的国家就像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国家。”
在江泽民的继任者胡锦涛的领导下,优先事项是“自主创新”,即将外国技术引进,以及建立“防火墙”以阻止西方影响。
自 2013 年以来一直担任最高职务的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计划,旨在将北京的技术雄心从自给自足扩展到包括信息技术、机器人、高速铁路和电动汽车在内的行业的全球领导地位。
与此同时,在美国,政策受到后冷战时代傲慢情绪的影响。 苏联的解体使领导人相信民主和资本主义已经获胜,专制主义和国家控制的日子屈指可数。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称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自 1970 年代以来我们创造中国积极社会变革的最重要机会”。 他的继任者几乎没有改变方向。
美国认为自由贸易会改变中国的领导人; 事实上,它赋予了他们权力。 现在面临痛苦转型的是美国。
Gavekal 的 August Gudmundsson 阅读了一些欧洲经济的迹象,发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南欧的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如果法国的迹象不太有利,那么人们对德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个高度周期性行业的转折点通常预示着更广泛经济的拐点,” Gudmundsson 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而且,“在经历了长期低迷之后,欧元区的建筑业终于出现了转机的迹象,”他写道——特别是如果德国在未来几个季度触底反弹。
第一季度建筑许可达到 2009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希腊和葡萄牙“正在遵循类似的道路”,Gudmundsson 写道。 由于装修的税收优惠政策,意大利的建筑业“增势迅猛”。 虽然法国落后,但德国将受益于新政府的基础设施计划,该计划将推动 2026 年之前的非住宅建筑。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强调中国为应对与美国的贸易战所做的长期准备和展现出的韧性,以及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提到了挑战,但整体基调是积极的,突出了中国的战略和决心。
原文地址:How China Was Ready for This Trade Fight With the US
新闻日期: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