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外流创新高,加速金融开放步伐**
最新数据显示,受惠于市场开放新举措,中国资本外流在7月创下历史新高,主要推动力来自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资产的大举购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境内银行代表客户进行的境外证券投资净汇出资金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201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月度流出额。
资本外流加速部分归因于内地投资者今年以来对香港股票的大量买入,以及7月份启动的“南向债券通”计划,该计划允许更多境外债务投资。与此同时,外国资金继续减持中国债券,原因可能是中国债券相对于美国国债和欧洲债券的吸引力下降。
预计中国今年将容忍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利用美元疲软的环境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此举旨在帮助人民币实现长期国际化。今年6月,监管机构一年多来首次提高了批准投资者可配置到海外资产的金额。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7月份境内投资者通过“南向债券通”购买了126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美元)的海外债券,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月度总额。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在7月初宣布扩大中国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进入该渠道的权限。
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 NV)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表示,随着“国内投资者在风险偏好改善的情况下重新考虑其投资组合”,通过批准渠道进行的境外投资今年可能会继续增长。他表示,虽然资金外流最初可能给人民币带来压力,但由于预期美国将降息以及中美收益率差距缩小,实际风险可能得到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7月份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持有的中国债券减少了约3000亿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降幅表明,受美中贸易紧张关系缓和以及中国政府应对通缩努力的影响,海外基金也加入了更广泛的债务抛售行列。
曾经吸引外国资金的中国可转让存单的衰落也导致了更广泛的债券外流。7月份,外国持有的中国可转让存单减少了约15%,即1670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三个月加速下降。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报道强调了中国正在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并利用美元疲软的环境来帮助人民币实现长期国际化。此外,南向债券通的推进也被视为积极的举措,表明中国正在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原文地址:China’s Capital Outflows Hit Record Amid Liberalization Push
新闻日期: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