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积极推广人民币的数字化,以期提升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挑战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准入限制以及人民币在可兑换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仍然是阻碍其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已经建立了稳定币监管框架,同时一些中国专家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法规的制定,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人民币稳定币做好准备。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正在酝酿一项人民币国际化计划,其中可能包含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内容。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尚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已将加密友好政策提升到其政府的优先地位,并签署了《GENIUS法案》,旨在规范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与特定货币(如美元)挂钩的数字货币。在传统货币交易可能受限或成本高昂的情况下,稳定币可以作为替代支付手段。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不同,稳定币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支付工具,而非旨在通过交易获利的投资品。通常,美元稳定币的买卖价格接近1美元,其价值以储备金作为支撑,但由私营机构而非中央银行(如美联储)发行。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不同,后者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稳定币的“稳定”性在于其价值与所锚定的货币保持一致。

然而,稳定币也面临着批评,因为它们本质上是普通货币的替代品,可能绕过银行系统和为管理传统金融交易而设定的保障措施,因此可能被用于非法目的。

中国于2019年开始试行其数字人民币(e-CNY),麦当劳是早期参与者之一。中国监管机构已禁止比特币等私人、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挖矿、交易和其他相关活动,同时鼓励使用数字人民币。电子支付的普及促进了数字人民币在中国大陆的使用,一些城市甚至开始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公务员工资。截至2024年7月,在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额已达7.3万亿元人民币。

随着中国在非洲业务的拓展,也在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非洲的使用。

但数字人民币并非稳定币。专家指出,需要制定相关法规,以安全地管理稳定币的使用,并确保其与银行账户和支付系统的顺畅对接。香港已于8月1日生效了一项稳定币法律。该法律旨在吸引希望使用数字货币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者,并规定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必须拥有等值的港元储备。

作为全球免税港和金融中心,香港经常被用作探索中国金融市场自由化路径的基地。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近日在中国金融网站“第一财经”上发表报告称,如果发行人民币稳定币在香港使用,则需要制定专门针对人民币稳定币的新法规。

专家指出,中国货币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自由兑换受到限制,其严格的外汇管制是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的最大障碍。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截至6月份,人民币是全球第六大活跃支付货币,市场份额为2.88%,其使用率在2024年7月达到顶峰,约为4.7%。人民币更多地被用于贸易融资,在该领域的占比接近6%。人民币交易的大部分发生在香港。

报告显示,截至6月份,美元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份额超过47%,其次是欧元、英镑、加元和日元。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积极推广数字人民币,并试图挑战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文章强调了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进展,以及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积极探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在金融创新和国际化方面的努力和决心。

原文地址:China is expanding into digital currencies, hoping to promote use of its ‘people’s money’
新闻日期:2025-08-2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