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近日强调,政府拖欠企业款项的问题不容忽视,可能动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这表明,面对日益紧张的公共财政状况,中国政府正更加重视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今年二月,习近平在一场内部讲话中呼吁政府加大力度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问题。据一位学者估计,地方政府拖欠承包商和公务员的总额高达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9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
习近平在与包括马云在内的民营企业家举行的高级别座谈会上指出:“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会严重削弱受影响的民营企业,并严重损害政府和整个社会的信誉。” 这次讲话全文于近日由新华社出版的新书中对外公布。此前,共产党杂志《求是》也曾发表过讲话节选,但省略了习近平的警告内容。
今年二月的座谈会释放了北京支持民营经济的强烈信号,习近平希望以此缓冲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受美国关税冲击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难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债务,拖欠款项问题日益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住房私有化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最严重的下滑,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而长期的通货紧缩也给经济带来了压力。
为了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中国于2024年11月启动了一项10万亿元人民币的计划,将地方政府的表外债务转换为官方债券,以降低融资成本。 लगभग 同期,财政部还允许地方政府动用往年未使用的4000亿元人民币债券额度,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和拖欠企业的款项。
今年,政策制定者进一步拓宽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首次允许地方政府利用部分专项债券的发行收入来清理拖欠款项,这些专项债券通常用于基础设施项目。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要解开这个结,打破这些相互交织的困境,政府、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政府所属企业,必须带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的主题是关于中国政府拖欠企业款项,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负面情况。虽然文章也提到了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但拖欠款项的事实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如损害政府信誉、削弱民营企业)都带有负面色彩。
原文地址:Xi Warns Unpaid Bills to Companies Could Damage Trust in Beijing
新闻日期: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