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角力下,中印关系能否迎来转机?**

在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压力下,中印两国关系似乎正在解冻。印度总理莫迪本周将前往中国,出席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此前,特朗普政府对来自印度的进口商品征收了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印士兵曾在争议边境地区发生激烈的徒手搏斗,而今两国领导人可能会握手言和,将经济稳定置于长期竞争之上。除莫迪外,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亚等国的领导人也将出席此次峰会。北京方面表示,这将是上海合作组织(SCO)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该组织由莫斯科和北京发起,旨在重塑全球力量平衡。

印度此次参会,是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关系回暖的最明显例证。这种新兴的联盟关系可能会抵消美国多年来为拉拢印度、以制衡中国崛起所做的努力。尽管中印关系的回暖早已开始,但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正促使两国领导人探索一种基于需求的伙伴关系。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征收关税,这让莫迪政府尤其难以接受。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莫迪曾与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塔克沙希拉研究所印太研究负责人马诺杰·凯瓦拉马尼表示,关税威胁给新德里稳定与北京关系带来了“一定的紧迫性”。不过,他表示,这并非关系重置的“主要驱动因素”,印度和中国都希望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而稳定彼此关系。历届美国政府都致力于通过技术转让和联合军事演习来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关系,与这个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合作,以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强硬的姿态。分析人士认为,失去印度将是美国“最糟糕的结局”。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在新德里会见了莫迪总理,双方都认为两国关系最近有所改善。莫迪表示:“在相互尊重彼此利益和敏感性的指导下,印中关系取得了稳步进展。稳定、可预测和建设性的印中关系将为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做出重大贡献。”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认为,北京方面的观点是“这次缓和绝对是由特朗普发起的”。孙韵表示,“印度再也不能假装自己仍然得到(华盛顿)的鼎力支持。”因此,北京认为,由于美国已经“退缩”,印度必须“重新调整其外交政策,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但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峰会不太可能迎来根本性的调整。“对我来说,这并不是印度说‘我们与美国断绝关系’意义上的重置。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凯瓦拉马尼说。“美国仍然是(印度)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伙伴,但中国是我们最大的邻国,”凯瓦拉马尼说。“我们必须与它共存。”

**从兄弟情谊到战略竞争**

印中关系的发展轨迹已经从后殖民时代的兄弟情谊演变为现代战略竞争。印度是1950年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那十年以对亚洲团结的共同愿景为特征。然而,这种新生的友谊被1962年的中印战争所打破,这是一场短暂而残酷的冲突,留下了深刻的不信任感和悬而未决的边界争端,这仍然是两国关系中溃烂的伤口。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两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建立经济联系,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尽管在共同边界上持续存在紧张关系。但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致命冲突——导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国士兵死亡——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南亚倡议主任法瓦·阿米尔表示:“2020年的冲突不仅仅是印度可以抛在脑后的事情。”“相反,这里的目标是确保不再发生此类事件,重建关系的关键在于就边界稳定达成共识。”

自去年10月莫迪和习近平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会晤以来,印中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双方同意恢复自新冠疫情以来取消的直飞航班,北京最近同意自五年来首次重新开放西藏西部的两个朝圣地点给印度人,并且双方都开始重新为彼此的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平衡之术**

印度对与中国关系的重新调整,是对其战略自主政策的典型应用,该政策将国家利益置于僵化的集团联盟之上。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莫迪将与中国的习近平、传统对手巴基斯坦总理以及传统伙伴俄罗斯的领导人同台。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继续向印度出售石油,这激怒了美国,并促使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作为惩罚。与以中国为主导的集团的这种接触,与印度同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日益密切的关系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被广泛视为对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民主制衡。

塔克沙希拉研究所的凯瓦拉马尼表示,由于边界争端陷入僵局,印度选择将外交和经济需求与同中国的安全冲突隔离开来。“尽管双方都知道存在结构性挑战,而且这种关系将仍然困难,但双方都意识到,恶化到已经发生的程度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他说。

**稳定之路**

印度对中国的战略调整更多地植根于经济必要性,而不是软化安全姿态。根据印度商务部的数据,去年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180亿美元。印度不仅依赖中国提供电子产品等制成品,还依赖为本国工业提供燃料的必需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而,这种经济纠缠存在于紧张的军事现实的阴影下。莫迪和习近平之间的任何会谈都将因仍部署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界上的数万名士兵而变得复杂,而这场悬而未决的冲突仍然是重建信任的主要障碍。上周,根据中国外交部的一份声明,双方就边界问题达成了10点共识,其中包括维持“和平与安宁”。

正如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亚洲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谭维·马丹指出的那样,“目前尚不清楚双方是否真的会信任对方。”她说,主要的考验是两国领导人的言论是否转化为地面上的缓和,而这以前曾失败过。印中关系的未来将由他们管理这种微妙的平衡的能力来定义。亚洲协会的阿米尔表示,未来将带来“可能更稳定的关系,竞争不一定结束,但冲突已经平息。”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重点描述了中印两国关系缓和的趋势,包括高层互访、重启合作项目等积极信号。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意愿。

原文地址:Should the US be worried? India’s Modi set for rare China trip after Trump’s tariff sting
新闻日期:2025-08-27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