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欲成为全球黄金交易中心,但人才短缺成为早期挑战。
今年年初,中国银行(香港)发布招聘广告,寻求一位精通英语和普通话的贵金属交易员,要求至少五年从业经验,负责在香港的黄金交易业务。时隔八个月,这家国有银行仍在寻觅合适人选,这表明香港金属交易人才的短缺,正对北京将其打造成全球黄金枢纽的计划构成考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供应国和买家,希望在黄金定价方面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为此,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了两项针对全球投资者的新合约,并于6月在香港推出人民币计价黄金合约。香港特首也表示,希望重振香港作为黄金交易中心的地位。
猎头公司华德士合伙人Hayley Law表示:“香港的贵金属招聘正在升温。”然而,由于缺乏具备合适技能的本地人才,意味着“我们需要从新加坡、伦敦、中国大陆甚至迪拜寻找候选人”。
国有银行正在寻找会说双语的员工,并且最好有在全球性银行工作过的经验。他们尤其关注实物交易员,这些交易员熟悉采购和运输金条的具体操作,而不仅仅是在屏幕上点击下单。
这些技能在香港较为稀缺,而且,即使有这样的人才,香港主要使用粤语的黄金交易商通常也不符合中国银行的标准。在从海外招聘时,这些银行难以提供与其国际竞争对手相匹敌的薪酬和搬迁待遇。工作文化的差异是另一个障碍,国有中国银行的交易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培养和维护银行内部的关系。
中国对海外派遣的规定也使情况变得复杂。根据一份报告,对于大陆员工来说,在香港的工作期限被限制在六年以内,回国后有两年的“冻结期”,在此期间他们不能辞职。如果他们在三年内辞职,必须偿还部分海外津贴和补贴。
不过,香港黄金行业也成功吸引了一些海外人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银行(香港)最近从星展银行挖走了蔡瀚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聘人员表示,该行仍在努力招聘更多贵金属交易员。
中国银行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人才短缺意味着香港各银行之间对员工的争夺也十分激烈。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从招商银行聘请了交易员,并试图进一步扩大其规模不大的黄金团队。
在香港,对黄金交易员日益增长的兴趣,源于金价的惊人上涨。由于贸易和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动荡,过去两年贵金属的价值几乎翻了一番。世界各地的贸易公司和对冲基金都在争夺这块传统上由能够获得低成本融资的大银行主导的投资蛋糕。对冲基金 Millennium Management 最近聘请了一个黄金交易团队。
香港的雄心也吸引了私人公司的兴趣。贵金属交易商 MKS PAMP SA 本月表示,将在香港设立贸易中心。这家瑞士公司还可能在大湾区(包括附近的深圳和广州)建立一家黄金精炼厂。香港当局正在推进其黄金枢纽的计划,并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制定扩大该行业的计划。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详细措施预计将在年底前公布。这将扩大香港与亚洲金融中心新加坡的竞争,由贝莱德支持的 Abaxx 交易所最近开始提供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合约。但香港需要吸引更多的贵金属交易员——其中一些可能来自新加坡——才能实现其目标。
黄金交易商 J. Rotbart & Co. 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Joshua Rotbart 表示,中国银行可能难以吸引顶尖的国际人才,但他们应该能够吸引中等水平的人才。“我还不确定香港的贵金属业务是否会出现大幅增长。我们需要在今年年底再次观察。”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香港发展黄金交易中心的目标,以及中国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提到了人才短缺的挑战,但整体基调是积极的,并且肯定了中国在此领域的努力和潜力。
原文地址:Hong Kong’s Gold Trading Ambitions Tested by Talent Shortage
新闻日期: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