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的实力究竟如何?”
当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我们往往处在对它能力的两极认知之间——是腐败无能的军队,还是极度先进的武装力量?实际上,在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以最近潜艇失事事件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一些启示,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其战略重心。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这个愿景,解放军到2049年需要转型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而在此之前它就需要拥有一定的现代能力。自习近平于2012年上任以来,他加强了对军事力量的控制,并推动改革以使军队与美国在可能的东亚或台海冲突中一较高下。中国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军备扩张计划: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厂,正规划增加航母舰队的数量。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军事开支估计达到约296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6%;其他估算则表明数字可能更高,与美国的军费接近三分之一。
虽然解放军的变化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些腐败和管理不当的问题。习近平在8月份通过新华社警告:“枪杆子听党指挥”,旨在确保军事行动按照党的指示进行。这一事件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的反思:从著名将领失踪到最近潜艇失事的消息,都让人质疑中国军队的实际可信度。
然而,过分关注这些个别案例可能会让我们忽视整体格局。前美国海军情报官、现为华盛顿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研究员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应该考察的是报道中的潜艇类型及其与北京战略目标的联系。”他指出这艘潜艇的设计目的是在近海区域内,如东海、日本、台湾和南海附近执行短期、隐蔽性的行动。不会出现在夏威夷海岸或者游弋大西洋,“这是近海防御”理念的体现。
这反映了解放军实现中国战术目标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台湾。该研究员认为,中国似乎在建立一体化、联合能力网络,以更好地靠近大陆使用,这些对于短时间内爆发的冲突非常有效。此外,北京也在投资和生产航母、大型两栖舰船等先进武器。尽管它们通常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与解放军正在努力开发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小型潜艇相比,这些更大尺寸的平台可能并非优先目标。
中国对台湾的压力一直在增加。习近平曾公开表示他计划将大陆与自治且被北京视为自己领土的岛屿统一,这一主张在国内受到欢迎。尽管许多中国网民批评政府对战争的关注少于就业,这仍然是一个有效的国内政策工具。在海峡另一边,超过2300万台湾人认同“祖国”的概念。台当局总统赖清德在国庆日讲话中强调会坚守反对被剥夺主权的承诺,并指出中国政府无权代表台湾,这可能会激怒北京。
尽管中国军队可能在技术上仍落后于美国的水平,但它已获得与大多数国家相比较大的优势。今年有多家公司进入全球最大的100家国防公司排行榜前十名。军事现代化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国防开支增长,分别达到了6%和9.3%,在2022-2023财政年度。美国应该鼓励进一步与堪培拉和新加坡的合作,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这可能有助于台湾以及南中国海的未来冲突。
增强区域联盟至关重要,无论11月谁成为白宫主人。东京在这个计划中起关键作用,但马尼拉、首尔、悉尼乃至新加坡等国也有可能在未来印太地区的威慑行动中发挥作用。尽管在经济和政治利益上保持与北京的平衡,这些国家都在考虑各自的立场。
解放军正在进行混沌不清的转型过程,但这是值得我们更多关注的过程。中国可能没有建造出最顶级的战舰或潜艇,但它正在大规模地建设。其军事力量可能缺乏实战经验,如1979年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中所显示的那样,但是发展方向明确:中国正走在与世界其他地区平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对此做好准备。
更多从《彭博社意见》获取观点:点击链接查看文章 [彭博社]
想获得更多彭博观点?请订阅或关注 。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虽然承认中国在军事实力上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指出了诸多问题,例如: * 腐败: “Despite Xi’s continued crackdown on the armed forces” * 缺乏经验: "The PLA has been up the pressure on Taiwan... fighting their last war in Vietnam, but..." * 意外事件: "...the latest reports of the sinking submarine" 这些问题表明作者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谨慎态度,甚至带有质疑。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中国的军事发展是“一种混乱的转型”。 因此,我认为负面情绪得分不低。
原文地址:How Capable Is China’s Military, Really?
新闻日期: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