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份优渥的工作摆在眼前:为期一年的合同,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从事飞行、维修和制造飞机。月薪高达16725美元(按2025年通货膨胀调整),每年有30天休假。提供住房,每月还有额外的700美元伙食补贴。此外,每击落一架日本飞机,还能获得11000美元的额外奖励——不设上限。

这就是1941年,几百名美国人接受的条件,他们成为了中国的英雄,甚至有人说是中国的救星。这些美国飞行员、机械师和后勤人员组成了美国志愿航空队(AVG),后来被称为“飞虎队”。这些战机的机头上绘着鲨鱼大嘴,至今仍被一些美国军用飞机使用,象征着勇猛。

飞虎队的飞行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勇猛。据信,他们击毁了多达497架日本飞机,而自身仅损失73架。时至今日,尽管中美关系紧张,但这些美国“雇佣兵”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

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的飞虎队纪念页面上写道:“中国永远铭记美国和美国人民在二战期间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这种情谊如此深厚,以至于飞虎队创始人的女儿和孙女,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二战结束的阅兵式。

**飞虎队的组建**

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遭受日本军队入侵,正艰难抵抗装备更精良、组织更严密的敌人。日本在空中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可以随意轰炸中国城市。当时勉强将中国各路军阀统一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的蒋介石,后来聘请了退役的美国陆军上尉陈纳德,组建一支空军。

据飞虎队官方网站介绍,陈纳德首先花了几年时间建立空袭预警网络,并在中国各地修建空军基地。1940年,他被派往当时仍保持中立的美国,寻找能够帮助中国抵抗日本的飞行员和飞机。

凭借在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中的良好关系,以及能够支付给美国人相当于他们在美国军队中三倍工资的预算,陈纳德成功招募到了所需的飞行员。他还达成了一项协议,将原定运往英国的100架寇蒂斯P-40B战斗机转运到中国。

陈纳德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他得到的P-40缺少现代化的瞄准具。他的飞行员“使用简陋的自制环形瞄准具瞄准,而不是美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使用的更精确的光学瞄准具。”

陈纳德用战术弥补了P-40在性能上的不足,他让飞虎队飞行员从高空俯冲,用重机枪攻击结构较弱但机动性更强的日本飞机。在低空、扭转的缠斗中,P-40会落于下风。

**一群乌合之众的飞行员**

陈纳德招募的飞行员远非精英。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历史记载,1941年秋天,99名飞行员以及后勤人员前往中国。他们中有的是刚从飞行学校毕业的新手,有的是驾驶笨重飞艇的飞行员,还有的是大型轰炸机的转运飞行员。他们为了赚大钱,或者仅仅因为感到无聊,而报名参加了这场远东冒险。

飞虎队中最著名的人物,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格雷格·博伊ington——20世纪70年代电视剧《黑羊中队》的原型——就是为了钱。美国国防部对该部队的历史记载称:“由于经历了一次痛苦的离婚,并要赡养前妻和几个年幼的孩子,他已经信用破产,债台高筑,海军陆战队命令他每月向指挥官提交一份报告,说明他如何用工资偿还这些债务。”

陈纳德不得不从零开始,教他的这群乌合之众如何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以及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战斗。训练是严格而致命的。三名飞行员在早期的事故中丧生。在一次训练日中,飞行员降落过猛,或者地勤人员滑行过快,导致碰撞,八架P-40受损,这一天被称为“马戏日”。

1941年12月20日,日本轰炸机袭击飞虎队在昆明的基地,陈纳德对他的部队的首次作战任务表示失望。他认为飞行员失去了纪律。“他们尝试了几乎不可能的射击,后来一致认为,只有运气才能让他们避免相互碰撞或互相击落,”国防部历史记载说。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击落了三架日本轰炸机,只损失了一架因燃料耗尽而坠毁的战斗机。

**建立传奇**

飞行员们迅速克服了陡峭的学习曲线。几天后,他们被部署到仰光,即英国殖民地缅甸的首都,也是盟军向中国军队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港口。在日本圣诞节和新年假期期间,日本轰炸机连续11天成群结队地袭击这座城市。飞虎队撕裂了日本的编队,巩固了他们的声誉。

该部队的网站称:“飞虎队正式击落了75架敌机,另有数量不确定的可能击落。飞虎队的损失是两名飞行员和六架飞机。”飞虎队在仰光总共待了10个星期,从未部署超过25架P-40。

陈纳德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这支小部队在缅甸南部和泰国上空总共遭遇了一千多架日本飞机。在31次遭遇战中,他们摧毁了217架敌机,可能摧毁了43架。我们在战斗中的损失是四名飞行员在空中丧生,一名在扫射时丧生,一名被俘。16架P-40被摧毁。”

尽管飞虎队在空中表现英勇,但盟军地面部队无法阻止日军在缅甸的进攻。仰光于3月陷落,飞虎队向北撤退到缅甸内陆。但他们为盟军的战争行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牵制了本可用于印度或中国其他地区的日本飞机。

**成名**

尽管在1941-42年,消息传递并不迅速,但美国——仍然在遭受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毁灭性打击中——渴望英雄。飞虎队正合时宜。

1942年,共和国影业公司邀请约翰·韦恩在电影《飞虎队》中担任主角。电影海报上显示,一架绘有鲨鱼齿的P-40以攻击模式俯冲。与此同时,飞虎队在华盛顿的赞助商要求华特迪士尼公司设计一个标志。美国历史记载称,迪士尼的艺术家们设计了“一只带翅膀的孟加拉虎跳过一个程式化的‘V字胜利’符号”。该标志不包括飞虎队飞机上的标志性鲨鱼嘴。

陈纳德写道,鲨鱼嘴并非源于他的部队,而是从北非的英国P-40战斗机那里复制的,而英国战斗机可能又是从德国空军那里复制的。“我永远也不会知道‘飞虎队’这个名字是如何从鲨鱼嘴P-40那里得来的,”他写道。

**为哪个国家而战**

当美国加入战争时,美国军方领导人希望将飞虎队纳入美国陆军航空兵。但飞行员们要么想回到他们原来的部队——许多人来自海军或海军陆战队——要么想继续作为中国政府的文职承包商,因为那里的薪水要高得多。大多数人告诉陈纳德,他们宁愿辞职也不愿按照华盛顿的要求去做。

当陆军威胁说,如果他们不自愿加入,就将他们作为二等兵征召入伍时,那些曾考虑签约的人选择了退出。

陈纳德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准将,并同意飞虎队将于1942年7月4日成为美国军事部队。美国军事历史记载,尽管飞虎队在1942年春天继续对日军造成严重破坏——从中国到缅甸再到越南,打击地面目标和飞机——但很明显,这支部队正在走向衰落。

飞虎队在它将不复存在的那一天,即7月4日,执行了它的最后一次任务。四架飞虎队P-40在中国衡阳上空迎战了十几架日本战斗机。根据美国历史记载,美国人击落了六架日本飞机,自己没有损失。

**永不磨灭的贡献**

尽管近年来与华盛顿的关系冷淡,但80年前美国“雇佣兵”与中国建立的联系仍然没有受到玷污。在中国,至少有六家博物馆专门介绍或包含有关飞虎队的展览,他们一直是当代电影和卡通片的主题。

飞虎队遗产公园位于桂林的一个旧机场遗址上,陈纳德曾经在一个洞穴里设立了他的指挥所。在美国,以陈纳德的名字命名的路易斯安那州博物馆的网站,在其主页顶部总结了他希望他的遗产是什么,使用了将军回忆录的最后几行字:“我最希望的是,只要需要,飞虎队的标志就将继续高高飘扬,并且它将永远被太平洋两岸的人民铭记,它是两个伟大民族在战争与和平中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象征。”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80
原因:

文章整体上对飞虎队在二战中对中国的贡献持肯定态度,突出了中美两国人民在战争年代的友谊和合作。虽然提到了“雇佣兵”这个词,但更多的是客观描述历史事实,没有明显的负面倾向。对中国在今天仍然纪念飞虎队的事实进行了突出报道。

原文地址:These American mercenaries are revered in China. Their relatives are among the few US invitees to Xi’s WWII military parade
新闻日期:2025-09-0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