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我是波士顿的经济编辑。今天我们关注中国货币管理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美元兑所有主要货币都在贬值,原因有很多,包括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债务负担加重,以及对特朗普经济和外交政策的担忧。另一方面,所有其他货币对美元都在升值。但有一种货币的走势相对较小,那就是人民币。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不到3%,不到日元升幅的一半,更是远低于欧元12%以上的涨幅。
这意味着人民币兑其他主要货币出现贬值。自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下跌了约9%。Eurizon SLJ Capital的负责人斯蒂芬·詹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北京一直在进行我所说的‘机会主义贬值’。” 实际上,中国利用美元的贬值来“策划”人民币兑欧元和其他货币的贬值。
这使得中国出口在欧盟更具竞争力,导致贸易失衡加剧。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总额超过1680亿美元。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低估汇率是中国对美国出口成功的一个因素。即使在中国贸易顺差膨胀的情况下,北京多年来一直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华盛顿的许多人现在认为,美国当时没有加大力度反对北京的政策是一个错误。但就目前而言,布鲁塞尔似乎没有吸取这样的教训。“欧洲为何没有抱怨中国的货币政策,这让我感到困惑,” 詹说。前美国财政部官员布拉德·塞策本周早些时候表示,人民币兑中国贸易伙伴货币的加权汇率可能需要升值,以弥补过去几年的贬值。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7月份暗示了当前局势的一些讽刺意味。欧洲商业模式的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一种“被压低的”汇率(在2010年代,欧洲大陆的债务危机导致欧元走低)以及向中国出口的基础之上的。但现在,“中国已经利用柔道术扭转了这个模式,”贝森特说。换句话说,中国拥有廉价的俄罗斯能源和汇率,并且正在向欧洲出口。
对美联储中性利率的新审视——与2%的通胀率相一致,且基准利率既不刺激增长也不抑制增长——表明,截至上季度,中性利率为3.7%。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经济学家泰勒·霍恩和萨伊德·扎曼在输入更多信息(包括来自调查的数据)后得出了这一结论,这些信息比现有模型提供的信息更多。两人表示,他们还在模型中结合了更多的经济关系,这允许“时间变化”并纳入冲击。总而言之,新模型的68%“覆盖区间”从2.9%延伸到4.5%——美联储当前4.25%到4.5%目标区间的顶部。“扎曼模型估计,政策立场处于限制性区域,具有高度的确定性,概率为77%,”他们总结道。
喜欢《经济学日报》吗?此外,这里有一些我们认为您可能喜欢的时事通讯。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标题和内容暗示中国通过货币贬值来获取贸易优势,对欧洲造成冲击,带有一定的负面倾向,认为中国采取了机会主义策略,用词具有一定批判性。
原文地址:China’s ‘Opportunistic Devaluation’ Fuels Europe Trade Shock
新闻日期: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