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本周在中国的一次多国领导人聚会上表现得游刃有余,自信地走过国际舞台,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此次北京之行标志着他从最初执政时的青涩和动荡,到如今成为一个自信的外交家的惊人转变。
回顾金正恩上任初期,一些分析人士曾认为,这位年轻的领导人经验不足,难以应对统治面临的威胁,与大国领导人进行严肃外交更是难以想象。然而,在北京,金正恩展现出其宣传机构一直努力塑造的形象:一个在世界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与欧亚大陆的重量级人物相处自如。
自2018年起,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备受瞩目的会晤,他逐渐展现出与2011年其父去世后仓促上任时截然不同的领导风范,变得更加自信。当然,他尚未出现在联合国或西方主导的全球论坛上。此次北京聚会的参与者(不包括美国、西欧或日本的领导人)也并未表现出对朝鲜人权问题或核武器计划的强烈关注。但本周的活动无疑是他利用国际外交来实现国家目标的转折点。
他巧妙地处理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关系,与他们谈笑风生,承诺继续支持莫斯科在乌克兰的战争,并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在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阅兵式上,他自信地与各国领导人亲切交流。他甚至自信地带着自己的女儿,未来的潜在继承人一同前往。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国际研究教授Leif-Eric Easley表示:“他现在看起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现实主义者和政治幸存者。除了侵犯人权和发展核导弹外,金正恩还在其独裁工具箱中增加了精于算计的外交手段。”
几十年来,朝鲜领导人最大的国际行程通常是乘坐装甲列车前往中国,在那里受到其唯一真正盟友的款待。中国是朝鲜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生命线。金正恩仍然使用这辆防弹绿色列车,这次出访也是前往北京。但相似之处仅此而已。
金正恩和特朗普于2018年在新加坡,2019年在越南举行了两次面对面峰会,后来还在两国边境举行了会谈。这些是美国在任总统与朝鲜领导人之间的首次峰会。但会谈未能阻止朝鲜几十年来对核武器和远程导弹的追求,这一野心招致了严厉的国际制裁。特朗普帮助金正恩从“贱民”转变为“合法对话伙伴”的做法受到了广泛批评。
日本天普大学亚洲问题专家Jeff Kingston表示,2018年和2019年的峰会以及特朗普对再次会晤的兴趣“给予了金正恩他所渴望的合法性。未来,金正恩将利用特朗普来吸引关注和寻求援助,这是一个维持这个王朝统治的旧套路。”
金正恩近期的出访还包括2019年4月前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与普京举行峰会,以及2023年9月再次与俄罗斯领导人在航天设施会面。
金正恩的祖父,朝鲜国父金日成,在旅行方面更为大胆。但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以避免乘坐飞机而闻名,因此才有了那辆特殊的装甲列车。在他执政的17年里,金正日总共出访了大约十几次,几乎都是乘坐火车前往中国。2011年去世时,他正乘坐火车。
专家认为,朝鲜之前的领导人主要避免参加有多个国家元首出席的活动,因为他们意识到朝鲜的宣传将他们描绘成无与伦比的领导人,也意识到国际社会对其核野心的谴责。
然而,前往中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像他的儿子一样,金正日知道他需要向北京表示敬意,北京为朝鲜提供燃料、虾片等一切物资,并且是朝鲜通过空运和铁路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渠道。当然,这种依赖性使金氏王朝变得脆弱——这也是金正恩扩大其外交圈子的原因之一。当他看到有机会帮助受到严厉制裁、孤立的俄罗斯时,他抓住了机会,派遣数千名朝鲜士兵和大量军事装备帮助其对抗乌克兰军队,以换取经济和军事援助。
习近平邀请了26位外国领导人参加周三的大型阅兵式。但金正恩周围的气氛格外热烈。习近平邀请金正恩与普京一起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讲台上。三位领导人肩并肩地走向主席台,停下来与二战老兵握手。
然而,当他沉浸在北京之行的光辉中时,一个尚未解答的重大问题是,他与华盛顿就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进行的谈判的未来。特朗普一再表示希望进行对话,但朝鲜拒绝了这些提议。金正恩进行的武器试验次数远远超过他的父亲和祖父,他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严厉制裁,坚持发展核武器,显然坚信核武器是保证国家生存的唯一途径。
金正恩在北京取得的成功似乎为他未来的谈判提供了一些筹码。韩国统一研究院前院长Koh Yu-hwan表示:“他现在已经以战略强国的姿态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可以说受到了相应的待遇。”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客观描述了金正恩访华期间受到的礼遇,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例如“习近平邀请金正恩与普京一起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讲台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但总体而言,文章的重点并非赞扬中国,只是在叙述事实。
原文地址:Kim Jong Un’s trip to China marks transformation from pariah to confident diplomat
新闻日期: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