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大宗商品进口普遍上涨,原因是买家为通常伴随夏季结束而来的工业活动增加做准备。铜和铁矿石均录得同比增长,发电燃料也出现复苏迹象。
然而,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背景依然不稳定。最新数据显示,产能过剩、通货紧缩以及与贸易伙伴的摩擦带来了重大挑战。7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放缓,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仍处于收缩区间。政策制定者已表示,他们有意抑制钢铁制造等关键行业的过度竞争。
8月份原油进口量为4950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今年,中国炼油厂一直在利用国际油价下跌的机会增加原油进口。随着维护季结束,炼油厂8月份增加了进口量,但燃料市场的前景仍受到经济电气化持续推进的严重影响。
铁矿石进口量今年第二次超过1.05亿吨。近几个月来,中国钢铁产量有所下降,最近是为了确保上周在北京举行的阅兵期间的空气质量,这推高了价格和利润率。这转化为钢厂更健康的利润和对其原料采购的支持。然而,如果政府成功地持续削减产量,最终将减少铁矿石需求,从而削弱价格和进口。
铜精矿进口量升至276万吨,为历史第二高水平,这得益于冶炼厂的扩张和对铜的绿色需求。与此同时,未锻造铜及铜材的进口量降至42.5万吨,为六个月来的低点,但仍略高于去年同期。
煤炭进口量升至今年最高水平,但仍低于2024年的水平。由于国内产量创历史新高、工业需求疲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普及,煤炭进口受到限制。类似的动态也限制了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尽管8月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升至11个月高点。
农产品进口坚挺。由于压榨企业继续囤积巴西大豆以对冲美国供应中断的风险,大豆进口量创下3个月新高。食用油进口量达到2024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肉类进口量连续第六个月保持在50万吨以上。
据报道,中国正在建立一套从受美国制裁的俄罗斯项目进口液化天然气的系统,此举将考验特朗普政府是否愿意惩罚北京以遏制莫斯科的能源收入。《中国日报》批评了美国退出环境友好政策的做法,同时提请注意该市提高全球绿色金融的目标。
彭博经济研究表示,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帮助,中国8月份的生产者出厂价格可能收窄了自2月份以来的降幅。凯投宏观表示,中国的房地产销售额将在8月份从7月份的季节性低迷中反弹,但可能会出现自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权力部门对股市大规模上涨的沾沾自喜可能会推迟另一轮大规模货币刺激计划,使央行进一步靠边站,因为北京正试图保持经济增长。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中国正在准备恢复与俄罗斯顶级能源公司的国内债券市场,这表明与莫斯科的经济和外交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份连续第10个月增加黄金储备,以继续推动其储备多元化,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均为北京时间)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40
原因:
文章主要报道了中国大宗商品进口的增长,以及经济活动复苏的迹象,整体基调偏积极,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原文地址:China’s Commodities Imports Rise as Seasonal Demand Revives
新闻日期: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