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批准在南海争议岛礁黄岩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计划。这一前所未有的举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与声索方菲律宾的紧张关系。

据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消息,该保护区将覆盖黄岩岛超过3500公顷的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主要的保护目标。此举是中国加强其在南海主权声索努力的新举措。南海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且资源丰富的水道,全球超过60%的海上贸易通过该区域。

尽管2016年国际仲裁庭已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但中国仍声称对几乎整个南海拥有主权,包括距离中国大陆数百英里的岛礁。黄岩岛位于菲律宾200公里(124英里)处,位于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内,长期以来一直是中菲之间的冲突点。这个三角形的礁石链因其战略位置、丰富的鱼类资源以及在风暴期间为船只提供避难所的作用而备受重视。

2012年,在与菲律宾海军长期对峙后,中国控制了这座无人居住的环礁,并从此在该水域保持着几乎持续的海警力量存在。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巡逻,阻止菲律宾渔民进入他们的传统渔场。今年8月,一艘中国海军驱逐舰与一艘中国海警船相撞,严重损坏了后者的船头,当时该海警船正在黄岩岛附近追逐一艘菲律宾巡逻艇——这起碰撞事件凸显了两国之间日益频繁和激烈的冲突所带来的危险。

菲律宾是美国的共同防御盟友,这意味着中菲之间若发生严重冲突,可能会迅速升级,将美国军方卷入其中。中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并呼吁加强对保护区内“非法活动”的执法。马尼拉方面尚未对此事发表评论。CNN已联系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外交部、国防部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寻求置评。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专家称赞此举是捍卫中国领土主权的重要一步,并表示这可能为南海其他海洋地物的保护树立先例。中国政府发布的一张地图显示,整个环礁的东北边缘被划为保护区,由一个“核心区”和两个“实验区”组成。根据中国法律,核心区是严格禁止进入的,而实验区允许科学研究、教育活动以及旅游。核心区禁止施工,但实验区允许。

外国人必须获得中国当局的批准才能进入任何保护区。中国南海研究院研究员丁铎告诉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决定是对中国破坏南海海洋环境指控的“有力反驳”。

鉴于中国多年来在争议水域进行岛屿建设已造成重大环境破坏,中国计划保护南海脆弱生态系统的说法可能会引起邻国和环保人士的质疑。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023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通过疏浚和填海造地,掩埋了约4648英亩的珊瑚礁,用于建造人工岛屿。中国的大部分建设集中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根据CSIS的数据,中国尚未在黄岩岛上建造任何设施。菲律宾还指责中国“海上民兵”破坏南海的珊瑚礁。中国驳斥了这一指控,并反过来指责菲律宾破坏了该水道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20
原因:

文章主要集中在中国在南海的活动及其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方面,例如中国控制黄岩岛、阻止菲律宾渔民以及中菲船只的冲突。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在南海岛礁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菲律宾对中国破坏珊瑚礁的指责。 这些都暗示了对中国行为的负面评价。

原文地址:China to set up nature reserve at a flashpoint shoa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新闻日期:2025-09-11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