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两年前遭遇极端降雨,道路变成湍急的河流,汽车被淹没,商场被洪水侵袭,成为香港有史以来经济损失最惨重的气象事件之一。上个月,当又一轮破纪录的暴雨袭击这座城市时,破坏和中断却相对较小。
“我当时看着窗外,雨下得很大,我预计会产生比之后看到的更大的影响,”天气专家安德烈亚斯·普林说,他当时恰好在香港参加会议。其他海外与会者也表示,香港恢复正常的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暴雨过后几个小时内,他们就聚集在市中心喝酒。
这场严重的风暴刷新了八月份单日降雨量的最高纪录,但同时也得益于香港加强的洪水管理策略:在过去的两年里,香港已将其年度雨水排放支出增加了一倍多,达到约 31.7 亿港元(4.07 亿美元),以应对气候变暖加剧带来的极端降雨威胁。
其他地区也在努力控制雨水方面投入了巨资。东京拥有[地下排水系统名称],新加坡拥有[滨海堤坝],荷兰则继续依赖其[水利工程网络]。但从全球来看,气候适应工作的进展已经放缓,根据联合国的报告,所需和实际的气候适应资金之间每年至少存在 1870 亿美元的差距。
目前,香港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控制住了自然灾害的全面冲击。这项至关重要但鲜为人知的工作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远早于气候风险进入公众意识。香港的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或山脚下。这座城市年平均降雨量为 2400 毫米(94.5 英寸),几乎是纽约市的两倍,而且[会受到风暴潮的影响]。作为一座沿海城市,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给排水系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香港理工大学水力学和水资源学教授段焕丰表示,这些因素的结合“对香港来说非常独特”。“非常快速的洪水问题意味着它需要非常高的研究和工程标准。”现在,越来越高的气温正在带来更强的降雨风险,需要进一步改进香港的极端天气应对措施。
推动这项工作的是渠务署,该部门负责监管约 2800 公里(1700 英里)的雨水排水系统——比该市公共道路的总长度还要长。自成立近 40 年以来,渠务署已投资超过 320 亿港元用于排水工程,以减少洪水的影响。但这已经不够了。
渠务署署长莫永贤表示:“2023 年的特大暴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警钟。我们也吸取了一个教训:它证实了我们的想法,即我们不能只依赖适应。”“我们必须同时实施许多不同的措施。”
莫永贤表示,虽然大型工程项目仍将构成应对洪水的“第一道防线”——该部门目前已为 15 个雨水排放项目拨款 171 亿港元——但临时性和非结构性措施对于提高城市的复原力至关重要。为此,渠务署在过去两年中扩大了其防洪策略。它已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约 240 个容易堵塞的排水口,并将应急响应小组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以便在暴雨来临时迅速清理堵塞物。为了更好地监测,它已在全市范围内安装了 100 个电池供电的洪水监测传感器,可以发出即时警报,并计划逐步扩大该网络。它还在与学者合作开发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经过训练可以从闭路电视图像中发现洪水。并且它已经采购了九台移动泵机,以快速清除主要的堵塞物。
莫永贤表示,这种方法似乎正在取得成果:去年所有报告的洪水都在两小时内完全清除。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发展战略家、前环境局副局长[姓名]表示,渠务署是“一个故事引人入胜的部门,尤其是在当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私营部门也在加紧行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领展在 2023 年 9 月的洪水中,旗下的一家购物中心被淹,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这并不是说该公司忽视了潜在的危害——它最近完成了对其 150 多处房产中每一处房产的洪水和高温风险评估。但最终遭受最严重洪水破坏的购物中心从未被其风险模型标记出来。
领展可持续发展和风险治理董事总经理[姓名]表示:“是模型失效了吗,还是我们正在处理一些不同的事情?”“答案是,我们正在处理一系列最坏的情况。”
风险模型未能模拟出完美的风暴事件:破纪录的降雨、地铁站的防洪闸将洪水改道流入购物中心以及附近建筑工地的泥泞径流。购物中心地下室的商店被淹没在 3 米(10 英尺)深的水下,导致整个楼层关闭了近两个月,并导致数百万美元的保险索赔。领展意识到,其风险模型不能孤立地看待一项资产——它们必须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产生新的危害。它采取了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包括安装新的防洪闸、安装实时洪水传感器以及重新设计排水盖以提高效率。据[姓名]称,总的来说,领展在过去两年中已花费 800 万港元用于防洪措施,而此前三到五年估计为 50 万港元。铁路运营商港铁公司也从两年前的暴雨中吸取了教训。一位发言人表示,此后,该公司已在 30 多个高风险车站出口和入口安装了洪水传感器,并且现在制定了一项协议,即在香港天文台悬挂其最严重的暴雨警告信号时,设置防洪板并启动防洪闸。
最终,即使是最好的防洪系统也会失效。荷兰洪水风险咨询公司 HKV lijn in water 的研发总监 Bas Kolen 表示,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公开沟通事情会出错,同时仍然鼓励公众评估自己的洪水风险敞口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他说:“政府面临的挑战是说我们无法为一切做好准备。当然,他们喜欢说你是安全的,但每个人都知道可能会出错。”“这不是失败。只是要清楚你可以期待什么。”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描述了香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并采取措施加强洪水管理,积极应对挑战。虽然提到了过去的损失,但重点在于香港的积极应对和改进措施,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原文地址:Hong Kong Boosts Flood Management as Climate Change Fuels Heavy Rains
新闻日期: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