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两年里,每当中国经济数据在最后几个季度表现不佳时,中国政府都会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但这一次,北京的选择似乎有所减少。
工业产出和消费双双在近期表现疲软,这给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前八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疫情以外时期的最低水平。
尽管这引发了分析师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的呼吁,但中国决策者已经将今年的预算赤字提高到创纪录水平,以应对外部贸易摩擦。由于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北京可能也会更加容忍低于5%左右的年度增长率——这个目标是在贸易紧张升级之前设定的。
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未来几个季度,有针对性的渐进式宽松政策是必要的,但大规模的全面刺激政策在短期内似乎仍然不太可能。”
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本季度进行一次幅度不大的政策利率下调。但近乎一致的看法是,在年底前只会出台适度的额外财政刺激措施。摩根士丹利预测,将推出高达1万亿元人民币的“适度”刺激方案,用于资助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消费,并利用“准财政”工具偿还地方政府拖欠私营企业的款项。
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表示:“如果北京不想错过5%的GDP目标,新的迷你刺激措施可能很快就会出台。”他还表示,这些措施应该是渐进式的。“他们不想错过目标,但也不想过度实现目标。”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可能会提前下达明年的债券额度,用于置换所谓的隐性地方债。
他表示,再次进行预算审查和修订的可能性较低,指的是允许政府在2023年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的调整。
不断增长的债务正在成为北京面临的重大制约,因为它面临着再次经济放缓的风险。据彭博社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数据计算,2024年中国两大预算下的合并利息支出增至近2.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政府总支出的5.7%,是2015年的五倍多。这超过了中国去年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几乎是科技支出的一倍。
目前的债务负担,部分原因是控制新冠疫情的巨大成本,这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严重紧张。多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也削减了地方官员的收入,他们依赖于土地销售的收入——迫使他们借更多的钱。
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从省级官员手中接管更多的支出责任,以控制地方债务风险,从而推动中央政府的借款,以弥补税收增长乏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包括融资平台借款以及与特殊建设和政府引导基金相关的义务在内,中国政府的广义债务预计今年将达到181.4万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中国GDP的129%,是2019年的两倍多。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表示:“如果大规模借贷继续下去,由此产生的偿债压力的严重性不容低估。”许多地方政府曾经依靠土地销售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现在只能负担得起支付债务利息,并每年偿还最低限度的本金。甚至有些市县依靠其省级政府来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中国财政部表示,截至2024年,中国政府的债务占GDP的68.7%。它只承认了10.5万亿元人民币的所谓隐性债务,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更广泛的借款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
财政部长在一次会议上暗示,已经计划了更多宽松措施。他回答关于近年来财政政策变化的问题时说,有关部门已经学会“抓住关键的机遇窗口,尽早出台政策,确保一次性充分落实到位”。
这可能并不意味着今年要借更多的钱。据彭博社根据官方数据计算,北京有1.5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资金是在2023年筹集的,但尚未用于项目。最重要的是,政府今年仍有约4.8万亿元人民币的新中央和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可供使用。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认为,公共机构应谨慎对待债券发行的规模、速度和投资。这将有助于“避免长期和过度杠杆化,并确保财政和经济措施保持在可持续的范围内”。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30
原因:
文章强调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债务负担加重、地方政府财政紧张、房地产市场下滑等问题。同时,文章也暗示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选择有限,可能无法有效应对经济风险。
原文地址:China ‘Mini’ Stimulus Likely as Debt Reduces Beijing’s Options
新闻日期: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