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价格战:中餐企业利润承压**

中国外卖平台之间激烈的价格战,让消费者享受到了低至几元人民币的餐点,但餐馆和茶饮连锁店却为此付出了客流量锐减的代价。彭博新闻社分析的主要上市餐馆、茶馆和咖啡馆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激进的线上促销活动对它们的业务造成了损害,尤其是在价格战爆发的第二季度。

像火锅连锁店海底捞和川菜酸菜鱼品牌太二等以内食为主的餐馆,上半年同店销售额均出现下滑,幅度从个位数到20%不等。作为衡量运营效率和客流量的关键指标,餐桌周转率也出现下降,或最多只能维持不变。原因是消费者纷纷转向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提供的补贴外卖。

虽然超低价的促销活动可能有助于外卖平台吸引用户,扩大在中国这个价值800亿美元的外卖市场份额,但也迫使餐馆做出一种顾此失彼的选择:既能增加业务量,又会损害自身利益。线上促销活动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门店带来数百份外卖订单,导致员工不堪重负,利润微薄,还有可能忽视为数不多的堂食顾客。

这正是上海餐馆老板陈强(音)所面临的困境。他的四家面馆的员工都因24元人民币(3.36美元)的优惠券(消费满25元人民币即可使用)所带来的大量外卖订单而手忙脚乱。到了7月份,外卖订单的涌入变得如此猛烈,以至于他在午餐高峰时段(上午11:40至12:20)暂停了外卖服务,因为老顾客抱怨上菜速度变慢。

“这让我们很忙,”陈强说,“但我们最终赚得更少,因为廉价的线上订单弥补不了我们失去的堂食顾客。”

百胜中国在8月份的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外卖量激增导致骑手成本上升,这也是利润率面临的“不利因素”。尽管肯德基和必胜客的运营商百胜中国公布的第二季度盈利好于预期,但其股价仍下跌,原因是投资者担心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盈利能力。

长期存在的低价促销活动没有减弱的迹象,尽管监管部门呼吁“避免无序扩张”,但各平台仍在继续宣布补贴活动。许多人担心,这种策略最终可能弊大于利,对整个行业和个体经营者都造成损害。虽然瑞幸咖啡和奈雪的茶在上半年实现了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但这得益于线上订单的增加,但外卖费用也开始带来压力。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配送成本飙升175%,占总净收入的14%,高于上一季度的7%。

拥有11000多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中国较小城市的现制饮品连锁店古茗表示,近几个月来,其加盟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运营压力。该茶饮连锁店的首席财务官乔治·孟在本月早些时候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按照外卖平台的要求,支付比平时更多的费用来补贴消费者,此外还要支付给外卖合作伙伴佣金和外卖费。孟表示,对于现制茶饮连锁店的加盟商来说,外卖利润一直很薄。在最近激进的促销活动之前,需要三到四份外卖订单才能达到一杯堂食茶饮的利润,而现在则需要多达八份。

“我们同舟共济,”他说。“如果他们无法生存,从长远来看,我们也无法生存。”

然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退出外卖价格战也并非万无一失,这意味着它们会进一步落后。喜茶的目标是成为“茶饮界的星巴克”,尽管门店数量增长了40%,但由于选择不参与促销活动以保持其高端定位,其上半年的调整后营业利润仅增长了2%。

这种痛苦在第二季度表现得更为明显:销售额增长从前三个月的35%放缓至10%,而调整后的营业收入则从两位数的增长逆转为下降11%。大中华区同店销售额暴跌23%。花旗集团的一份报告警告称,第三季度将继续面临压力,并下调了该公司全年的盈利预期。

对于餐馆来说,别无选择,只能参与平台的价格战——这是一场由中国科技巨头推动的竞争。阿里巴巴一度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拥有85%的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但现在正面临着美团和京东在餐饮、杂货和电子产品配送方面的竞争。高盛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份,阿里巴巴占据了中国外卖市场43%的份额,仅次于美团的47%。据报道,京东已支持支出高达500亿元人民币的补贴,以推动这场竞争。

报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餐馆加快了线上扩张。海底捞推出了新的单人份产品,如捞饭和自制饮料,并计划建立一个专门用于外卖的超级厨房,同时确保其以家庭聚餐为核心的堂食业务保持完好。


分析大模型:gemma2
得分:-50
原因:

文章主要关注了外卖价格战给中国餐饮企业带来的利润压力和运营挑战,暗示了这种竞争可能对行业造成不利影响,且提到监管部门呼吁“避免无序扩张”,暗示了现有扩张是无序的

原文地址:Empty Tables, Low Margins Show Cost of China’s Food Delivery War
新闻日期:2025-09-16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